我要骟他两次,这次是化学手段,重生之后用物理手段,这次没看过瘾的话,还有下次。
作案手法有参考。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后面会解释,都是和剧情、设定有关的。
第18章
雍王中毒案共有四位嫌犯,除却当时在听风轩的骆、珠、楚三人外,还有百味斋老板高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高平是百味斋里唯一可怀疑的对象,毕竟谁也不知道那盒桃花酥出自哪位糕点师的妙手,但他身为老板,理所当然地成为主要嫌犯之一。
雍王妃因身份特殊,不便与其他人一起收押进怀庆公主府,可也被限制了活动,不得离开雍王府半步。
怀庆公主毛遂自荐为案件主理人,刑部从中协助。欲确认投毒案的凶手,大抵要提出这几个问题:嫌疑人的动机是什么?用了什么手法?证据在何处?
据雍王府其他人等的供词,雍王夫妇关系和睦,而雍王本人与王妃身边的侍女也没有矛盾。
乐师呢?怀庆与乐师偶有往来,每月都要去听风轩几次,她晓得楚瑰意本性较为张扬,自持琴艺过人,却在大病一场后变得沉稳,不像有投毒动机的样子,而且乐师有不在场证明。
最后便是高平,高平年方四十岁,经营百味斋二十余载,且百味斋毗邻听风轩,深得京城富贵官宦喜爱,按照这个思路,四位嫌疑人和受害人齐殊可以构成一个交错的网状关系——他们彼此相识,素有来往。
怀庆很快想到了党争,这也是她进言不可张扬的原因,毕竟雍王是在人如流水的乐坊中毒,她唯恐此事愈演愈烈,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京城,皇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她并非不懂。
朝中唯一能与齐殊争锋的人便是皇帝长子康王,按照方才推导出关系网的思路,康王十有八九与楚瑰意、高平是相识的,骆青月出嫁前是闺阁女子,婚后才与康王相识,珠桦便更不可能了,后两者就算与康王有联系,也只能私下进行。
怀庆不急不躁地梳理着案情,将玉如意搁在椅靠上敲了又敲。她方才下了新令,除了案发场地听风轩的每一个角落外,雍王府、百味斋也必须细细搜查,不可放过任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