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页

售卖深情 隅隅 819 字 2023-04-27

不过抵制林佩漪进书院的, 分不清是寒门还是贵子, 连带着部分先生也说若是有女子在, 他们不肯教学。

最后没办法, 林喻本打算送林佩漪入书院, 云娘去医馆, 那她就全家搬到县里生活, 找裴苏扬合作,随便干点什么都行。现在好了,林佩漪入不了书院,她们还是只能回石河村。

倒也不是不能搬来蒙县,一来家里的地要有人照看,林喻不放心,二来既然都没法在县里读书,在县里的开销又太大,那就只能回去。

不过云娘在医馆的学习没停,林喻为了赶时间,每次那个牛车坐着又不舒服又慢,她特意买了辆马车。马车可比牛车贵多了,云娘一开始说什么也不让林喻买,家里的钱最初是林喻在管,后来林喻花钱大手大脚,林佩漪见不得她那花钱的狠劲儿,就提议云娘管钱。

云娘还推辞,觉得自己和林喻二人非亲非故,管别人家钱也太过了。可林喻哪管她推辞,一股脑儿把钱塞给她,然后抽走一大把铜板,说要给家里买冰,给大家解解暑。

都八九月了,还买冰解暑?云娘下意识把钱包捂得严严实实,林佩漪说得没错,林喻花钱着实可怕。最后也就这么定下来,家里的大小事和钱都是云娘管。

买马车的时候,林喻软磨硬泡了好久,云娘才同意。最关键的原因还是裴苏扬,裴苏扬说愿意把自己家比较“破旧”的一辆马车折价卖给林喻,比外面的马车更豪华舒适,但便宜了近一半的价钱。

之所以不直接买马,一是林喻虽然会骑马,但不好和人解释自己为什么会;二是云娘也能在马车里换衣服,切换男女装,比每次都跑去成衣店换方便多了。

买了马车,小林家成了石河村唯一一户拥有马车和牛车的人家,她的牛拿来犁地或者拉货去镇上卖,而马车就专门用来载人。为了坐着更舒适,林喻把马车赶回来,还另外买了材料,自己在家里捣鼓,试着把马车改装得更舒适,减震效果强上不少,比一般的马车更不容易晕。

三年后才能参加下一次的解试,林佩漪现在也不急,在家就帮林喻干活。林喻的药田交给了林佩漪打理,因着林佩漪是读书人,能读懂医书药书,药田交给她,林喻和云娘指导她都要方便些。而且药田总共才五亩,活也不算繁重,她自己有的是空闲时间读书练字。

只可惜,林喻每每想到书院不让林佩漪入学,她就来气。什么破书院,她还不稀罕呢。

林氏一族在祝贺过林佩漪中秀才后,也曾起意让林佩漪来族塾读书。可转念一想,也怕族里子弟反对,尤其是在见识过县里书院对女子入学的抵制后。这些抵制林佩漪的书生,一些是纯粹看不起女子,不屑与女子为伍,一些则是暗自嫉恨林佩漪,区区一小女子,竟敢与他们争功名。读书人之间本就是竞争关系,同为男子的读书人已经那么多了,还来个小女子和他们争,考上了秀才。若是让她入学,她就是在占用他们的资源,抢夺本可能属于他们的举人名额。

出于各种不可言说的原因,县里办的公办书院说什么都不让林佩漪去,而非公办的书院,例如族塾也有顾虑。林氏的确很想借林佩漪的秀才之名给林氏长脸,但先前就说好了的,只是双方都挂个名字,林佩漪不入族塾、不进族谱。

所以,现在林佩漪还是在家学习,一面打理林喻的药田,一面自己钻研学习。

一日,林佩漪读一本书,其中一段,她看字都认识,就是读不明白其中深意。反复诵读,反复琢磨,想得头都大了。

“这段话是说,为人臣子,忠君之道……”一个轻柔的声音缓缓响起,令林佩漪觉得陌生又熟悉。

听完这人讲解,林佩漪感觉自己好像读懂了这段话,当她抬头看去,却发现坐在她面前的,只有疯娘。

而疯娘此时又恢复了呆傻的模样,目光呆滞,昏昏欲睡。

方才的声音,是疯娘发出来的?方才那段话,也是疯娘在为她讲解?

林佩漪傻眼了,她不确定方才是不是自己的幻觉,莫不是读书读傻了?

而后的日子,林佩漪明白了,她不是读傻了,是疯娘真的有时候会清醒一下,而且总会在清醒的时候,教授她学习。

疯娘清醒时,看着林佩漪的目光总是充满慈爱和欣慰,但她讲授的时候又十分严厉。林佩漪幼时见过疯娘用树枝写字,那时候不懂,长大后隐约猜测疯娘可能是大户人家的女子,却没想到,疯娘的见识如此渊博。很多林佩漪读不懂的,疯娘总能一针见血指导她。

林佩漪没有正儿八经拜过先生,但她觉得,疯娘会比县里书院的先生更有资格教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