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就将对面的中年人和后世中一张照片上的人慢慢的对应上了。

苏溶溶在后世看到的那张照片中的人,比眼前的人苍老了不少,但眼睛却依旧充满了热情。

当然,照片中的人,发际线也后退了不少,比不上眼前人头发浓密。

可……苏溶溶还是渐渐将两张脸给重叠了起来。

廖教授,青蒿素发明团队中的重要成员。

而苏溶溶手上的期刊,上面的内容也正和青蒿素相关。

瞬间,苏溶溶就将一切都给联系到了一起,更想到了不少历史上的事情。

没错了,当年就是恶性疟原虫在南方,特别是东南亚肆虐,战场上减员不断,所以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并提出开展全国疟疾防治药物研究的大协作工作。

也就是传说中的523任务。

其中,中药所根据传统的中医古方,提供了大量的古方药品进行检测,最终在70年代发现了青蒿素,并开始深入研究。

上辈子屠教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苏溶溶曾经查找过不少关于屠教授的资料,自然也清楚的记得关于青蒿素的研发进程和时间。

现在在1978年的7月,没记错的话,青蒿素治疗恶性疟取得了良好效果,只是这时候青蒿素的研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目前提取出来的青蒿素对疟疾具有速效、低毒的特点,但是用后其“复燃率”很高,而且只能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且因溶解度小而难以制成注射剂液用于抢救严重病人。

所以……

苏溶溶看了眼手中的资料,又往下翻看了几篇,点点头。

怪不得眼前的廖教授在阅读关于药物衍生物的研发和提取的期刊,应该是他们团队已经发现单纯的青蒿素的缺点,准备通过开发青蒿素的衍生物来提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