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男人抬起他漆黑沉湛的眼,从齿缝挤出几字,
“这牢房,也不必来了”
舍不得她衣裙沾尘,鬓角染霜。
正如朱谦所料,朱珂回了府,立即召集幕僚商议如何扳倒朱谦,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被压制了大半年,六王府的谋士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一定要摁死朱谦。
沈瑜有罪,就是朱谦有罪,六王府的人去翰林院收集证据时,碰巧撞见一位与沈瑜交好的官员,那人声称某一日酒后,沈瑜埋怨先皇对陈家处置过于宽容,可见沈瑜着实对先皇不满。
七七八八又搜罗捏造了不少证据。
这册关于前朝末帝的史书在定稿后,被沈瑜放入匣子里,锁好直送翰林院,由翰林院几位掌教终审后,提交内阁,再有内阁审核递去司礼监,问题是被翰林院的官员发现的。翰林院审阅史册有严格的纪录,谁进谁出,皆在小吏的看管下。
朱珂当时设计这个局,留有一洗脱沈瑜罪名的证据,就是这个小吏,原本拿这个证据来威胁沈妆儿就范,如今朱谦与这桩国史案绑在一块,自然也就没必要留着这个隐患,朱珂示意心腹除掉那名小吏。
锦衣卫偷偷跟着朱珂的人,悄悄将小吏给救下。
到了朱谦入狱的第四日,三司会审,公堂之上,双方人马斗得如火如荼,温宁拿出一项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