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页

不过夫人们与家人一致同意把自己女儿们送来念书,除了有遇到万一情况时保她们性命的用意,本质上,在为人处事等三观方面,多多少少肯定有与祁可保持同步的地方。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遇到不和谐的事,这不就用上了。

周兰春高兴自己摆脱家里掣肘,可以自由自在地留在凉水镇,周夫人坐地哇哇地哭,大骂女儿不孝,家里自小宠爱却养出个白眼狼。

周夫人骂得凶,周兰春人在楼上,不说听不见,哪怕听见了也不理会,跟祁可混久了自然学到一点她的脾性,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做了就别后悔。

周兰春觉得自己做得挺对的,半点不后悔,她都离家几个月了,兔子死光了的黑锅还要扣她头上,她不接受就骂她不孝和白眼狼,白宠爱她这么多年,真要是宠爱还会这么害她?

父慈子孝父慈子孝,父不慈子不必孝,有因才有果。

一众夫人们嫌弃周夫人给她们整个夫人圈子丢脸,柏大夫人更是下令自己的健仆,把周夫人嘴堵上强行带回客栈,看着她和她的随行下人今晚上好好休息,直到明天乘上她们一家要返程的那趟船。

此等闹剧及前因后果当夜就传到了各个将领的耳中,老少爷们目瞪口呆的同时,也都在心里记上一笔,看在同僚的份上以后见面不会戳人痛处,但会保持距离,好歹是一个将领,家务事糊涂成这样,以前怎么没发现此人这毛病。

柏大将军听闻消息后没说什么,但柏擎哥俩看他们爹皱着眉头的样子,显然也是在心里记着了。

对属下的家务事,上司是不会置喙什么,但日后牵扯到重任和升职这种事,平时以为不值一提的小细节小行为立刻就会成为绊脚石。

周兰春遭遇的不公,不是家庭里随便和稀泥就能当没发生的小事,她的遭遇分明是先有人挑衅长辈无视再一步步发展成现在这样,始作俑者未受任何处置,受害人却饱受指责,身为大家长糊涂断案,这放在公事上谁敢相信他脑子还好使?

可以笃定的是,今后若无突出功绩,这辈子就在这位置上到死了。

第1693章 初显富足的凉水镇(上)

祁可次日一早从千荷境出来,听说了昨晚发生的事,笑一笑就过去了。

她并不介意这事夫人们集体瞒着她,换她也会当不知道,这是双方的默契,内部的事内部处理,真搞到要她出面,她的意见肯定是扔苦役营呆几天再说。

周兰春是她女儿,强掳成年女子意图拘禁就不是拐卖人口了?这就好比有了一纸婚书,家暴就不是故意伤害了?

凉水镇拐卖人口的案子日渐减少是因为什么,不就是因为掳了人也带不走么?一旦被抓那就是苦役营干到死的下场。

镇上没有黄赌毒这种乱七八糟的营生,想跑这里来拐卖人口的,连码头都出不了。

凉水镇自从迁来的人口多了以后,拐卖案确实也跟着多了起来,可一个被拐的人都没被顺利带走过,相反拐人的拐子都进了苦役营,到如今死了几个祁可也懒得查。

被掳的男女,不可能像正常商旅那样在码头顺利登船,被药迷昏后准备抱上船的孩子只要露面就会因身体异常被拦下来。

若是掳的少男少女,那更是只能用私藏在别处的小船偷渡带走,可是凉水镇的规矩,未在泊位靠泊的船一经发现一律拖走,想靠小船逃跑的到头来根本无路可跑。

依着这样的规矩,要是昨晚上真有人去喊祁可,周夫人真可能会是这样的下场。

但周夫人身份比祁可高,祁可想扔她去苦役营叫以下犯上,别人都会拦着,可是故意践踏凉水镇的规矩也是事实,不能不给个说法。

这么一来,免不了的又是一番拉拉扯扯,各种和稀泥。

所以,与其明知祁可介入会发展成那样,到时双方都面子上不好看,为个区区周夫人不值得这么大动肝火,那不如一声不吭自己处置完算了。

祁可睁只眼闭只眼当不知道这事,双方默契一下,完事儿。

周夫人及随行下人最终是被诸位夫人们押着送上她要搭乘的船,没人与她同行,也不怕她又在船上搞出什么事来,贾记船行的客船,别想在上面生事。

在知道母亲走后,一晚上都看似无事的周兰春呆在房间里痛哭一场,哭到眼睛红肿声音嘶哑,才擦干眼泪,洗把脸,再换身新衣服,心情终于好一些了。

祁可做到了她答应的,不让任何人带走擅自自己,那么自己也要做到曾经答应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周夫人走后,来参加交易会的将领及夫人们也开始陆续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