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页

祁可也请柏擎跟大将军好好讨论一下划条底线出来,这次议事谈不了几天,双方现在是初步接触进行一些必要的试探,互相摸底线,师爷在这里没占到便宜,等回去后东安府肯定要找大将军做突破口。

简单提醒了一下后祁可就不再多说什么,说多了就是僭越,她哪有资格隔空指挥柏大将军怎么跟地方官府谈判?

饭后,祁可一行人被领去客院午休,女仆们将院门一闩,祁可就张开千荷境,带着照临和狼群回了灵境。

这种随身灵境真是居家旅行之必备伴侣。

短暂的午休之后,祁可精神奕奕地回到千户所大堂,大王依旧在她脚边趴着,后面进来的钱谷师爷看到大王本能地脚步一缩,宁可绕行到座位坐下,反正不敢从狼的面前走过,哪怕告诉他狼不咬人也不敢。

歇了午觉,钱谷师爷的脑子清醒了很多,但还是难敌祁可扎实的各种数字,还被她反过来要粮饷给弄得头疼,地方官府是要给本地驻军提供粮草的,东临县太穷土地贫瘠给不了,还得柏家军自己想办法开荒种地,祁可那是理直气壮地直接朝钱谷师爷要钱粮,要缴商税可以,每年钱粮怎么算。

粮草这事干系重大,不是钱谷师爷一个人能够当场做主的,祁可也知道这点,就是故意让人难受,等师爷回去告状,让上面知道柏家军中并不都是四肢发达只知打仗的莽汉,还是有脑子好使的聪明人。

一下午的时间又把师爷谈得胸闷气短,茶水换了几轮,尾声的时候直接跟柏擎提出明天就回东安府。

柏擎客套地挽留了一番,师爷再三婉拒,祁可表示一会儿她乘船回去的时候会请船工带话回船行,给师爷安排一艘船明早来接。

钱谷师爷立刻客气地表示感谢。

祁可同样客气地表示今天一整天双方的坦率交谈交换了意见,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并期待下一次的见面。

柏擎这边三人对祁可文绉绉的言辞听着怪怪的但脸上保持着礼貌的微笑,钱谷师爷倒是听出话里隐含的几分意思,今天一天受尽折磨根本不想再和她多说一句话,赶紧告辞先走一步。

第1113章 出于现实考虑的安排(一)

师爷走后,祁可倒是趁机跟柏擎和两位把总打听了一件正事。

县界上的防线现在是个什么章程。

照临在那边盯了一冬天了,让她来回跑也怪辛苦的,若是防线长期在那里她就轮换放些女仆在那边给她收买女仆,就不搞分流营地那种大阵仗了。

因为四平县大乱之后,被迫逃离家园的百姓各种原因丢失身份文牒后无处落户沦为了新的流民,他们比已经挣扎求生了一两年的老流民要“干净”一些,主要是染到烈性急症的人少,当初搞分流营地的目的就是为了筛出有病的人,现在不用那么大费周折的筛人,又是青黄不接的季节,自然就要想节省些人财物力了。

柏擎他们三个虽然没有明说县界上防线的章程如今是什么,但也告诉祁可慢慢撤人,不要一口气就撤走大部分的帐篷和人手,现在防线上相对安稳也是有这分流营地的功劳。

为了让分流营地的流民们有事干,祁可是真的拿了很多手工活给流民做,席子是必不可少的,竹筐竹篓和工场每日要用的纱锭都有一部分是流民做的,所换取的就是一点饿不死人的稀粥。

死不了有盼头民心就稳,稳定胜过一切,绝对不能让流民产生恐慌进而冲破防线进入东临县,这贫瘠小县经不住数万流民的冲击。

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县界上的防线短期内估计是撤不掉了,祁可想干点什么悠着点来,只要别搞出乱子就行。

这道主防线撤不下来,但离县城四十里的第二防线倒是最近撤了,之前让人紧张的烈性急症到如今这么久了,染了病的人要么自愈了要么死了,所以防县内各村镇百姓乱走的第二防线也就没必要留着了,多放一天都是大量的粮草消耗,同样贫穷的柏家军耗不起。

祁可得了确凿的口信,就没再久留,嘴上还有个特别正当的借口,村里还在等她盯春播。

春播是大事,老将军给四柳村出的主意柏擎也是知道的,过年那几天他在东安府一家团圆自然就从祖父那里听说了,也就没多留祁可,让人送她们出去了。

祁可只是个小军户,场面漂亮话她会说,但后续怎么样她真没有随意置喙的资格,想要更大的话事权那得早日把凉水镇按她的想法经营和发展起来。

小船晃晃悠悠地驶离了千户所的码头,离码头上士兵的视线越来越远,只能看到船尾掌舵的船工,但实际上船蓬里头空无一人,祁可带着狼群和照临女仆们直接回了千荷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