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离码头不远,姐姐们坐船这么久腰腿都麻了,要不走两步,活动活动腿脚?”
“行啊行啊,两步路而已,今天一下午我逛的街都不止两步。”
“是啊,东临县还蛮可以的。”
“我看流民挺少,起码比我那里少。”
“东临县是最东边的县,到这里就走到头了,据说逃难到这里的流民是最少的,看我们县尊大人的应对措施都跟别县不一样,别县哪敢这么大开城门。”
祁可走前头带路,照临提着一个大灯笼照着脚下,女仆们捡起码头上的灯笼,跟着人流排成双列,照亮每个人脚下的路。
“还真是,府城守得更严,本地居民若要出城办事也得带上身份文牒,不然的话,出城容易,回来就难了,先关衙门里等家人来接,还要罚一笔款子。”
“啧啧啧啧,那外地人想去东安府不是更麻烦?”
“是啊,身份文牒和官凭路引都是必需的,还要不要其他文书我就不知道了,我们军户子弟守大将军的规矩就行,尽量不跟地方上起冲突。”
“东临县这样敞着城门可有点危险,你们想想啊,这快天冷了,东临县今年秋收可是又有好消息,流民会以为这里有丰富的食物,当心有流民潮。”
“啊?!”本来只是安静听着的祁可脚步一顿,惊讶地转回头,“还有这事?!”
“是啊,你不知道?东临县这两次大丰收,在外面早就引起议论了,很多人都盯着这里呢。”给出这个猜测的夫人紧走两步,来到祁可身边与她并肩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