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页

搞清楚了前因后果的因果关系后,沈丛霖有点惴惴不安,领悟到自己原来不止一个把柄落在柏擎手上,如果夺权做族长这事没有做到,那么后面等着跟他清算的就肯定要加上买凶暗杀的事。

官府那边,因为有了证据指证前两任族长坏事做尽,族产来历不正,官府一道明文批下,全部查封,等待析产。

析产就得查账,沈氏族产下面有矿,开矿的谁还没在账本上做过手脚,瞒报一点少交些税,这要是从账本上查出猫腻,不知道又得抓多少人去坐牢,开采权也必要收回转给其他有实力的家族接手。

要命的事越扯越多,沈氏族长这个大位已经成了烫手山芋,没人愿意接手,只有沈丛霖表示接任,重整家族风气,替祖父两代人赎罪。

那些闹腾着要告状的沈氏子弟因为家族丑闻证据确凿,越闹腾越丢脸,一个个偃旗息鼓灰溜溜回家闭关读书。

旁观沈氏这场大戏到现在的亲朋好友们这时也都纷纷采取行动,以往再好的交情也通通扔到脚下,有婚约的一律退婚,尤其是要嫁女儿到沈氏的,不少人家宁可倒赔礼也要解除婚约。

官府那边凡是证据确凿的嫌犯,全都没收个人家产,柏擎的士兵专门负责维持秩序,以防情绪激动的苦主家属大哭大闹。

县里的沈氏大宅摘了牌匾,悄然易主,因为百姓们对县里最近经常出现的士兵已经习以为常,所以看到这大宅子开始有士兵进进出出一时间也没人多想。

而在收拾打包准备搬家的时候,沈家人才发现家里失窃,各个库房都有损失,粮油盐糖丝麻布匹,偷儿还挺会挑,粮油这些专拿好的,布匹却只拿最起眼的普通货色,让人寻赃都寻不到。

但是,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却是老太太手中的私库,搁在库房地上的大件宝贝全都不见了了,每一个抬出来的箱子都轻飘飘的,打开一看都是空空如也。

老太太当场就晕死过去。

这些奇怪的失窃案,让沈家上下又出现了闹鬼的传言。

老太太损失惨重,当然是不相信闹鬼的传闻,能拿到她手中钥匙的只有身边亲近的人,怎么看都是监守自盗,于是,房里侍候的大小丫头婆子全部悄悄送去官府,审问那些财物的下落。

失窃的财物自然是问不到下落的,所有的丫头婆子都摇头一问三不知,只能暂时关押,暗中观察记录她们独处时说的话,结果偷听的书吏记了几大张纸她们吵架时互相揭发的个人隐私,却没有一句是明确指出私库财物去向的。

这样一来,案子就审不下去了,老太太再心痛自己的私库也没办法,只得收拾了其他东西随儿子们回祖宅去。

第272章 山林易新主(一)

虽然老太太损失惨重,但膝下的儿媳妇们却另有计较,她们收拾自家的行李时,从换季箱笼里找到不少贵重珍品,不知道是偷儿随手陷害还是怎样,反正这些东西入了她们的手就别想她们再拿出来。

所以当老太太大气愤地寻找内贼时,这些儿媳妇们脸上一样愤怒惊讶,假装感同身受地也检查自家财物,实则手里把意外之财攥得紧紧的,连自己丈夫都没告诉,全充了私房钱。

沈丛霖的妻子手上也握着几件珠宝,同样对自己丈夫保密,打算等搬回祖宅后找机会拆了重新打几件新首饰分给儿子女儿。

百年旺族沈氏经此风波,在乡绅圈子中地位下降,替补上来的乡绅忙了一圈想吞些沈氏产业时才发现早就落入了柏家军的口袋,那些铺面都由将领家的亲眷接手经营,做了新东家。

这让那些有心人都缩回了手,不敢再多事,生怕把自家送到柏家军面前让他们查个底儿掉。

完全空出来的沈氏大宅换了新匾额,挂上了柏家军军驿的招牌,留了队伍常驻在这里,不光是士兵进城逛街时有个歇脚的地方,东安府和各县军务来往也有个收发消息的中转站。

柏家军得了沈氏的大宅子,让县里百姓议论了好几天,等他们想起来好奇沈氏还损失了多少产业时,这一个家族被揭发出来的大小案子都已经走到了尾声,基本上都是闭门谈赔偿的事,不会再时不时又蹦出个新案子闹得人尽皆知

老百姓无所谓,有谈资就行,光是这大宅子的悄然转手就够他们议论一个月。

柏擎让手下把柏家军分到的利益都清点入账全部弄完后,将沈丛霖交上来的山林地契直接在官府办完了过户文书,转到了祁可名下,然后趁着连续半个月的阴雨过去,暖洋洋的太阳重新露脸,带齐人手赶赴四柳村。

当他联合成封赶到四柳村的时候,整个村里都飘着一股甜香味,村口跑来跑去玩耍的小孩们双手上都抓着一个小纸包,有的孩子手上的纸包是打开的,露出糖果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