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页

虽然好吃,可是实在是太辣了。辣味从舌尖直到了鼻尖,再逐渐往上蔓延着,终于到了眼眶。啪嗒一声,一颗泪珠砸到了桌上,绽放开晶莹的泪花。

有一就有二,所有人都齐齐挥舞着筷子,埋着头狂吃。

一碗饭下去的时候,门口又传来了一个声音:“门口还有菜。”

众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那声音是不是熟悉,纷纷起身去瞧。第一盘是一盘炒豆腐,看上去平平凡凡,却用红签子写着两句诗: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这是,东坡豆腐。

一盘普通的撒子,旁边也有两句题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这是,东坡撒子。

一大盘红亮的酱汁中一个硕大的肘子,皮酥肉烂,这是东坡肘子。金黄香酥的脆饼,这是为甚酥,也叫东坡饼。烤羊脊骨,也是东坡在惠州十分喜欢的。“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是宋易达想吃了许久的东坡肉。

而最后一盘,不是菜,而是一盘水果——荔枝。鲜红的荔枝摆在白玉般的盘子里,圆滚滚红艳艳的,十分鲜明。旁边却不是荔枝那首脍炙人口的诗,而是写着另一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看到这句诗,所有人都愣住了。回到桌上后,众人都齐刷刷地又再次夹起了那盘辣子鸡。每个人都红着鼻头,眼泪汪汪的,坚定地将筷子往中间伸去,也不知道到底是这盘菜真的好吃,还是这盘菜让他们哭得很痛快。

一扇窗外,连珞珞微笑着离开,深藏功与名:有时候,堵不如疏,哭一哭,也许能让他们更通透。

连珞珞这边是颇有进展了,然而,在军营那头,有人的日子就不那么好受了。

一个拳头砰地一声砸在桌上,让盘子和其中的馒头腾地一跳:“之前才说要重视士兵们的吃喝,你就给他们吃不熟的馒头?”

作者有话说:

本章所有的诗词引用自苏轼。

第54章 回锅肉

还在点头哈腰打着哈哈的钱进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瑟瑟发抖。以他的职位,平日里是见不到郑大哥他们几个的,只是秦易喜欢东逛逛西转转, 所以他还瞧过那么几眼, 更别提甄重远了。除此之外他也就见过几次方净方清,上回本是个往上爬的机会, 谁知道被那个小兔崽子抢了先。把那小兔崽子调走后他以为春天到了,谁知道这几个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 本事不如脾气大,还好巧不巧, 吃坏了人, 居然引得几位将军一道来了。

郑大哥往日里不常发火,此刻却是黑着一张脸,又一拳头砸在桌子上:“这馒头是谁做的?”

立在后头的众厨师们都纷纷低下头,完全不敢出来说话。做了馒头的那几个人更是战战兢兢, 心都跳到嗓子眼儿了。

郭老四拿起那个馒头,左右看了看:“做东营馒头的, 是谁?”

厨师们心里明镜似的, 但将军可能就来一次,这管事的可是时时刻刻压在他们头上的, 那人最近正是管事的红人,谁也不敢开口。

秦易双手抱臂在胸前,冷笑一声:“还挺有义气, 像个汉子。郑大哥, 我看这些人横竖都捣鼓不出来什么吃的, 不若今天先从农家订些饭菜, 这些人全部都拉去校场, 先跑个二十圈,再安排对战练习。我看也别太多,就一个人安排五十个对战吧,下回他们就当马前卒。”

“是天甲的兰师傅和天丙的魏师傅做的!”秦易话音还没落,就有人惨白着脸喊了起来。

“胡说!”兰师傅瞬间吹胡子瞪眼睛地跳了起来,将腰间的围裙一扯,指着那个出声的人,“我做了几十年的厨子,怎么可能是连馒头都做不好的痨种。我这几日连米和面都没沾过,要诬陷也别诬陷在你爷爷头上!”

“谁爷爷呢?”秦易放下手,轻飘飘问了一句。

兰师傅立刻就不敢横了,指向旁边的魏师傅:“回将军,这几日东营的米面,都是他做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魏师傅身上。郑大哥砰地一拍桌子站起来,走到他面前两步,正要说话,忽然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

魏师傅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可疑的一滩水渍从他的腿下蔓延开来。他也顾不得那么多,疯狂磕头:“不是的,我做的馒头没有问题,被兰师傅动了手脚所以才出了问题!我绝对不敢做这种事的,将军明察啊!”

“你放屁!”兰师傅立刻跳了起来,“我动你的饭做什么?你那水平还能上灶,我呸!给我添了一回乱我把你退了,你就怀恨在心了,就想托我下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和钱进背地里的那些勾当,你既然要掰扯,那我们就掰扯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