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页

没有户口,农民就分不到地,同样的,没有学籍,到时候就没有办法参加高考。

所以王培根先去封亭找了张老师,咨询这学籍的事情。

张老师家两个孩子,和小美姐弟差不多大,但成绩都很好。他们的母亲金梅这几年做生意很是赚了不少钱,但确实也忙,俩孩子都是学习自觉的人,也没去重点高中,就就近入学,在父亲工作的封亭中学读书。

张老师因为两家的关系,对小华一直很关注,但自家俩孩子他基本没费心教育过,碰到小华这么皮的,也实在没辙。

嘿嘿,连老革命也没辙的学生,够头痛的。

王培根跟张老师说,想让儿子换个环境,去重点中学,那里读书氛围好,看能不能让儿子上进些。

张老师有点惭愧,感觉自己辜负了弟兄的托付,王培根闻言摆摆手:“我这父亲都是败将,何况是你。”

他还讲起了去年送小华来学校报到时,自己手吊着绷带的事,张老师这才知道,好友是教训儿子没成功,反而伤了自己。

王培根苦笑了一下:“他是三代单传,从小宠的厉害,心是善的,就是不爱读书。我也不懂,这如果转学过去,学籍怎么处理的?”

张老师一直是高三老师,知道这里的关窍:“一般先去那边借读,成绩提高了的,到预考前转过去,成绩差的,可能预考要回来。

当然,这是一般情况,如果力度大一点的话,可能就会一步到位了。”

王培根心里有数了,那就力度大一点呗,希望能一步到位。

接下来,王培根就开始联系小美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