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奇葩的,一方条件好点的话,就比较强势,一定要第一个随他姓,也有强势的男方家长,说我是娶媳妇,生一百个也姓我的姓,就不给你女方姓。
还有的看第一个生的是女孩,就给对方姓,第二个是儿子才姓自己的。
也有讲好了第一个随男方姓,第二个随女方姓,结果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倒是男孩,于是要求将两个小孩的姓换过来。
这几年,因为孩子姓哪家的事,离婚的有不少家。
孩子的姓解决了,孩子的照顾又是一番博弈。
孩子姓女方的,叫女方老夫妻为爷爷奶奶,爸爸的爸爸妈妈是外公外婆,相反,孩子姓男方的,就反过来称呼。
看孩子也是如此,姓谁的就谁家负责看孩子,住也住在谁家。
周惠芳村里就有这么一家,俩孩子住在两家,平时难得见面,读幼儿园后,也是两个老人接送,都是各自接送各自的。
“两个孩子倒是关系好,这哥哥读大班,一直跑小班去。老师问你怎么老跑出去,哥哥说我想妹妹啊,我要去看看妹妹。你说是不是作孽。”
这还是好的,有的两家本来就经济条件相差比较大,小孩子不懂事,全是听大人说的,这是你的家产,不能让妹妹(弟弟)夺了去,时间长了,都不让妹妹(弟弟)上门,即使上门了,也是不许小孩拿任何东西,象防贼一样地防着。
“这样的孩子,你说大了会有爱心和责任吗?会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人吗?”周惠芳感慨地摇头。
这是个社会问题了,叫小美怎么回答,她只能笑着说:“周阿姨,你可不要学那些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