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去年年底杀猪时猪圈已经清理过一遍,不过没那么仔细,这会儿为了迎新猪,自然是仔仔细细,边角旮旯都不放过。
像蚊子窝,扫掉后,夏天孵化的蚊子少,猪少被蚊子叮两口,白天吃得好,夜里睡得香,膘都长得快。
猪圈里,尤其是猪槽反复冲过几遍水后,确定边角旮旯冲出来的都是清水,苗老太才走出来,把猪圈的大门、窗户全都打开,让它通风散气。
猪圈通风时,苗老太又去了柴房,抱了两捆稻草出来,这些稻草堆积了一个冬天,潮气不说,里头没准还躲了老鼠,或者冬眠的蜘蛛虫子。
把稻草抖开,让太阳暴晒消消毒,晚上给猪垫着睡,柔软暖和不说也不担心虫子啃咬小猪。
苗老太去抱稻草,就见李翠芬这个点才拿柴火准备做早饭,想说什么又想起两家已经分家了,没得说七说八惹人嫌。于是只问道:“你婶子说你方婶子娘家侄子开的养猪场有合适的小猪仔,明天就能去抱,你要不要?”
“要要,当然要。”李翠芬忙应道。说完,又觉得不满,觉得林红艳欺负他们大房。明明都过来了,他们家和老三家这么近,抱小猪仔的消息怎么只和老太太说不提醒她一声。
如果林红艳知道她这想法,肯定一口唾沫忒回去,就算是冬天,大家伙儿顶多也才睡到八点起床,谁像你们两口子,都快十点了,家里大门还反锁着。你都睡着没起,我好意思去敲你家门?
和大儿媳说了抱猪仔的事儿,苗老太便抱着稻草回到自家。她把稻草抖开,铺在家门口的柴火堆上,让太阳暴晒。
铺好稻草,一看已经快十一点,苗老太又忙去做中饭。年还没过完,家里荤菜都没吃饭,苗老太煮了锅米饭,又热了两道菜,一家人开始吃中饭。
吃完中饭也没啥事儿,把稻草翻了个边继续晒,然后就都坐在屋檐下晒太阳。苗小喵晒着太阳,突然想起来她忘记问姑姑家邻居那小孩的事儿了。
想了想又把这件事抛在一边,反正那孩子怎么着都不可能是她四哥,问不问也无所谓了。倒是苗老太心头有些不舒服。
老大夫妻两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明天要抱小猪,大伙儿都知道要把猪圈清扫一边,既是给小猪一个健康干净的生活环境,也是新年新气象。
就老大两口子,睡得早起得晚不说,该干的事儿也不干。难怪去年年底杀猪,一起抱的两头猪,分家后她的猪养的又肥又壮,老大两口子养的瘦巴巴的,最后出的肉整整少了四十多斤。
第74章 种藕
苗老太想着,还是忍不住找到苗建军。
“明天就去抱小猪仔了,你家那个旧猪圈总该先打扫一遍,通通风,这样病菌也少一点,养得猪也不容易生病不是?”
苗建军倒是能听得进劝,闻言点了点头,然后就去打水准备清扫猪圈。
见苗建军能听得进去话,苗老太有些欣慰,想说现在分家了,他也是一家之主,是大房的大家长,家里一些章程他得自己张罗开,不能像以前一样,人家说一句他动一下,推一步他走一步。
但想了想还是忍了下去,话说多了讨人嫌。她现在还在,能多提醒一下,过个一两年,自个儿也能立起来。
这样想着,苗老太又走回自家门口,窝在屋檐下晒太阳。晒着太阳,给稻草翻翻面,天色渐暗,又要开始做晚饭。
家里一切和谐,苗勤之给人办完酒席,临回家前还是忍不住绕到了荷花宕那块地。华国不愧是基建强国,前些天还只有四层楼,今天就已经建到了六层楼。
不过是一路之隔,对面是钢筋水泥,热火朝天。荷花宕这片地,依然是杂草丛生。苗勤之站在自家地上,看着对面的高楼,心底暗暗盘算着。
那天从二姐回家后,小闺女就缠着他问,以后她和家里几个哥哥姐姐以后是不是能在新一中读书?
家里离学校那么远,以后他们是不是也要像婷婷姐姐和桂桂表姐一样在学校住读?
他们现在住的房子就算是糊了黄泥,修了房顶依然老旧,苗勤之原本是打算多攒些钱,过两年就把旧房子推倒,再重新建青砖房。
经由苗小喵这一提醒,苗勤之突然觉得新房子要建,但未必要建在甜水村。他可以在荷花宕建新屋子啊。
对面就是县城一中,向东步行十来分钟就是县城初中,将来几个孩子读完小学都要来县城读初中。新房建在荷花宕,孩子们也有住的地方。
至于说乡下的田地,每月抽点时间种些水稻、玉米、红薯之类的口粮,平时就请村里人照看一下。不过这都是后面的事,现在的他手里攒的钱估计只能建四分之一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