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小喵读高中时有去过同学家,那是一二年,他们家在学校附近租的小单间,还不到十平米,一个月得小六百。
按照这个标准,那块地上建的屋子都租出去,一年光是租金轻轻松松过百万。更别说靠近学校的那面还可以预留出商铺,商铺的租金更高。
但后来靠近学校那半亩地被大伯母占据了,而他们家因为一系列变故没钱开发里层的半亩,只能任由它荒芜。
后来家中有钱能建房子了,那片地的周围已经堆满了自建房。自建房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规划,各种形状的屋子都有。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进出口的路都被堵死了,人能走,电瓶车也能行,唯有运货的大卡车开不进去。
砖头、水泥、钢筋运不进去,总不能靠人力用小推车推进去吧?就算能找来足够多的人帮忙运,他们也付不起那么多工钱。
于是只能等一等,这一等,就等来了此地要拆迁的风声。要拆迁了,政府也不让人再建新屋子。
有些人偷偷摸摸的建,第二天就有执法大队来扒墙,除非是那种不怕死的滚刀肉,连夜找一大群人把屋子堆起来,然后搬着铺盖就住在还没糊水泥的泥巴地上——你要拆我屋子也行,那就让墙倒下来直接把我砸死!
遇到这样的滚刀肉,执法大队也没办法,总不能真把人压死了,就只能放一通狠话离开。
不过那个时候,哥哥的废品事业起来了,家里并不缺钱,也另外买了房子住,而且周围的房屋租赁市场也差不多饱和,建不建屋子并没有多大作用。
可以说错过那块地的发展,爸爸还有哥姐们得耗费无数的精力,才能过上好日子。苗小喵原本以为一开始那块地就是前半亩大房,后半亩给爸爸。
可现在看来根本不是如此,大房嫌弃那块地距离家远,种植不方便,土质不好,收成差,是全都分给了爸爸,但为什么后来位置最好的那半边却归给的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