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那不要。”竺年嫌弃,“我才不要葬在姜家的地方。你想想喜欢在哪儿?要不我们去黑荥关?还是去迁山 ?”
“不去皇陵吗?”
“皇陵也行叭。不过我们家祖坟在南泉,你不苦夏吗?那边一年要热大半年。”
“死了还苦夏吗?”
“不知道啊。”他虽然算是个死过一回的经验人士,但反正就活过来了,也不知道死了还苦不苦夏,“回头咱们去南泉住一阵,你就知道了。要不咱们选京城?反正爹娘都在京城。”
竺年说的爹娘,是尉迟兰的父母。位置就在原先的大月皇陵一带。现在那边修了公墓。
反正距离京城最近的,就是那一片山地。很多京城人士都会把墓地选在那边。
高台上,侍卫和宫人们陆续上来,吴灲往边上让了让,本来还觉得没事听小两口说话有些不好意思,没想到两个人年纪轻轻的,不是在聊什么风花雪月,而是在聊身后事。
老先生这一刻真想学着太皇太后,把两人都挨个打一顿:“这些事情等将来登基了再考虑不迟,想这么早做什么?你们才二十多,又不是六七十了。”
竺年要是像太皇太后,那今后日子还长着呢。宋家人除了死于非命的,寿命都长。
原先的南王寿命一代比一代短,那也不是竺家人自身的问题。
至于尉迟兰,一般武将打仗时候受伤,年老了之后气血两亏,很多都是五六十就没了。要是再碰上什么战事,三四十就离世的也不少。
但是尉迟兰打仗也没受过重伤,就是轻伤也不多,还有竺年亲自盯着他的饮食,身体远比一般人强健,将来不出意外,肯定也是长命的。
现在的人虽然不怎么避讳谈身后事,但多少也不会没事拿这个话题来闲聊。
尉迟兰是完全不在意。他常年成长在军营,见惯了生死,没事还给自己和竺年画过几张陵墓的设计图,就有些好奇地问吴灲:“先生是什么打算?”
“我当然是葬在祖坟。”吴灲想也不想说完,突然又看到眼前的上都。
肉眼所见,夜晚的城池并不清晰。想到刚才望远镜里看到的情形,他突然有些犹豫,“要是能够葬在这夕照原上,看到万家灯火,倒也不错。”
宫人和侍卫们不敢耽搁太久,虽然内心激动,但每个人只是看了一眼就撤。
最后就留了黎公公在高台上,他知道自己这么想不合适,但在心里也觉得吴灲的话说的很对。要是可以,他也想葬在夕照原。
满天星斗下,俯瞰万家灯火。
要是哪天姜卓能够回来,看到这样的景象,也不知道心里会是什么想法。
但其实今天满月,星光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