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上都,在衙门里头悄悄感慨:“怪不得说咱们两位殿下是龙王呢。以前下这么大的雨,大泥洼那边怕不是床板还在水上漂着呢。哪像现在,走过去鞋子都是干的。”
有人就笑:“干的不至于,这几天不还下小雨嘛。地上干得没那到快。倒是大泥洼那边是真的不一样了。哎,鲁大人,您家就住那儿吧?可算是买着了,当初那一片改了宅子还没人要。这一下过去,眼见房子要涨不少。”
姓鲁的官员就说道:“可没有没人要,当初想买还托了人才买到的。你们不知道太子殿下的本事,他建的地方都是抢都抢不到的好地方。”
在京城,梨园小筑不能买,梨园精舍又太贵。但现在哪怕银城,一个平地长起来的小城,如今也是水涨船高,一房难求。
那边不仅有无比开阔的银湖,还有一直连到天边的葡萄园,出产的葡萄和葡萄酒,卖得比什么都贵。配套的酿酒作坊和学校,里头一个合格的小工,出来都能体面地养活一家人。
上都这边房价昂贵不下于京城。大泥洼的整个项目,完全就是竺年照顾官吏的几乎不赚钱的福利房。
他们要是错过了这一茬,那也不用当官了,没这脑子!
上都很大,有人没去过大泥洼,嗤之以鼻:“再怎么样也是大泥洼,还抢呢。送都没人要。”
在老上都人眼里,那个地方不管大雨小雨,反正一下雨就积水。只有一些乞丐和乞丐没什么差别的人,会住在那边。
“您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得空去大泥洼看看吧,现在挖了湖,种了树,太子和姜王殿下也常去呢。”
在一片歌舞升平下,竺年和一众官吏忙得眼底青黑。
上都大学的师生,全都在奔忙,以防发生一些意外的险情。
吴灲不懂这些,但知道水利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
老先生精力旺盛,带着一群只能执笔的学生,跟着前后奔忙,用文字用画笔,把许多事情记录下来,最后变成了一篇篇报道,还改成了戏。
“你们说要听到百姓的声音,这很对。但是朝廷做的事情,也得让百姓知道。”吴灲有自己的见解,眼光还放得很长远。
忙碌完后的御花园内,春花竞相绽放。
凉亭内,三人都穿了颜色鲜亮的春衫,围着一张石桌下跳棋玩。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百姓当然知道。”竺年觉得这不是什么值得大肆宣扬的事情,而且目前做出改变的还只是一个上都,需要重新规划城池的不知道有多少。
还是缺人啊。
吴灲说道:“除了让百姓知道,还得让全天下知道,尤其是让京城知道。”
竺年不解:“我写了奏折。”附了全套的方案,有图有文字有账目有材料清单,京城全都知道。
吴灲被他清澈的眼神一看,一口气噎在胸口,手上拿着一枚跳棋,人都有点呆,问尉迟兰:“你真当了穗穗的先生?你教了这许多年,都教了些什么?”还是说教人是假的,看到别人家的小崽子长得好看叼回自己窝里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