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页

竺瀚不在的时候,宋觉就带着兵马和姜卓军队半真半假的交锋,规模不大,互有胜负,一路打打停停,默契地守在宿州,像是目送姜卓军去阳州。

宋觉不可能让姜卓从汾州走:“羊尾驿那边的栈道修好了,让他们从那儿走,就是多花点时间。”

“到时候让他把杨家的人也带走一些。”杨家人注定不可能对竺家完全臣服,还不如直接走了。

“你不怕他们就干脆占了阳州不走了?阳州可是个好地方,还易守难攻。”

“这话你说给别人听还能信,你骗糕儿,糕儿都不信。姜卓又不是姓杨的,阳州那么一个小笼子能关得住他?”竺瀚这天刚到宿州,为了避免影响春耕,吃住在军营,手边的东西都是从京城带来的,让亲卫把几个箱子给他,“喏,糕儿给你这个姨父的。”

宋觉瞅着竺瀚并不怎么顺眼,甚至又一种明明自家小儿子怎么摊上这么个亲爹的违和感慨。看到竺年给自己的礼物,他当然很开心,就让亲卫送去自己的营帐。

竺瀚一愣:“你不打开看看?”

“不了。一会儿我回去再看。”

竺瀚皱眉:不打开,他怎么知道里面放了什么东西?怎么才能显示出亲爹和姨父的区别?

宋觉也跟着皱眉:干嘛?糕儿给他的东西,难不成还想抢?

两家身上血脉相近,两人年龄相近,平时看不出来,皱眉的样子一眼看着就像亲兄弟似的。

有裨将通报进来,带了个前方探查的斥候回来报信,才算是打破了略显焦灼的氛围:“姜卓军已经全部通过栈道,到达四泰。有阳海骑接应,转道涉阳。”

“从涉阳走的话,不是得穿过整个姜国旧地,才能到安昌?会碰到北境尉迟吧?”

“会。芳儿会护送他们离开姜国。到时候跟着他们一起走的,总得有百万人口,往西到安昌,到更远的地方,抢一块地盘来,重新发展,不比姜国那块烂肉强?”

姜国旧地,当然没有竺瀚说得那么不堪。

毕竟那么大片的土地,虽然气候相对前朝大月的国土会显得干冷一点,那也是相对而言。而且姜家经营那么多年,从别处从头开始,谈何容易?

可以说,但凡能够有一点可以挽回的余地,姜卓都不会主动放弃。

摆在眼前的现实是尉迟兰几乎已经横扫完毕,剩下没有清理的地方,已经不适合据守以及发展。姜卓才不得不放弃。

当然,姜国对姜卓来说,更像是拴住狼脖子的铁链。他从小就在姜国的老贵族的压迫和挤压中艰难生存,放弃姜国旧地对别人来说艰难,对他来说反倒是彻底松开了铁链。

他像是一匹终于咬碎了铁链的头狼,从此可以带着自己的狼群奔袭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