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年扶起他:“你做的,百姓都看得见。谁心里面都有一杆秤,明白着呢。”
官员做得好,百姓日子过得好,谁还会管张知府是月人,还是姜人,还是将来的什么人?
竺年时间紧张,又见了本地负责军事的将领,把各种布置都安排了遍,又沟通了信息。
前后三天,他临走突然注意到大码头边上有个地方瞧着像庙:“那是什么?”他记得桃花坞没那东西,来来往往的百姓还不少。
张知府脸色一僵,心里开始骂当时搞桃花坞的官吏,种什么桃花啊?桃树修剪之后长得低矮,怎么可能遮得住那么高的龙王庙?这不,被嬉王发现了,搞不好要拆!
几个随侍在旁的官员,和竺年接触得少,不知道他的忌讳,不清楚他们的知府大人怎么就不吱声,就代为回答:“是龙王庙。”
竺年明显皱了一下眉:“龙王庙不是在城里吗?”在他看来,日子过不下去,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才会兴盛,“怎么还多了个庙?”瞧着还不小,难不成其实百姓生活其实没有他看到的那么好?
也不对啊。
他每天晚上都悄咪咪摸出去观察,身边的银鱼给他的情况也比他预想中的还要好。
他没时间纠结这个,就下令:“拆了!别搞这些个没用的。”
张知府猛地感受到四个字从天灵盖飞出来——为民请命!
“不!”
“啊?”
张知府挺直腰板:“反正就不能拆!”
竺年不开心:“沃州是有钱,但是最近经历这么几年,都有钱到把闲钱弄来建庙了?”有钱也只是相对而言。见识过上辈子物资过剩的时代,沃州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张知府倔强解释:“庙里头没搞那些神神叨叨的,有义诊,有学校,有庙会,都是和百姓生活相关的。不能拆!”
什么神神叨叨的都没有,只有嬉王一家的龙王像。
这怎么能是神神叨叨呢?
这不是百姓给嬉王一家立的生祠嘛,是寄托百姓们对嬉王一家的感激之情。
有人来催竺年:“小王爷,得起航了。”
竺年无奈,最后交代:“少搞那些!”
张知府……张知府倔强!
送走了竺年一行人,又得安排竺年送来的一部分军队,其中有一支峪州来的水军,也有一支正经两万人包含骑兵和神火手在内的陆军,极大的缓解了沃州的防守压力。
在一番交接安排之后,有人就换了私服,想去看龙王庙。
沃州府衙的一众官吏这下知道了竺年对庙宇的态度,还以为这些人是想着去毁庙,死活拦着不让他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