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页

这些人在姜国早就已经活动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今配合尉迟兰的军队,不仅不需要多花费什么力气来攻打,而且直接就有成套的管理人才。

很多地方的百姓甚至都没觉得有什么区别,只看见来了一支骑兵,过两天就走了。

等看了告示之后,才知道:“咦?咱们被攻打了?啥时候的事儿?”

“哦。那咱们换了个皇帝?”

“现在皇帝叫啥?”

“来打咱们的军队叫啥?”

“北境尉迟。”

“不管叫啥,领头的那个将军真俊!”

“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俊俏的郎君。”

“可惜不多待几天。小老儿家中闺女长得可水灵……”

北境尉迟的到来,似乎只给姜国旧地的百姓们增加了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只有官员们忙得团团转。

他们需要重新规整自己的权责,方便和整个南王府的体系接轨,各方面的土地、人口之类的资料,也要一并重新整理核对。

现在本来就是春耕,是一年中最紧要最繁忙的时节之一。

另外他们还需要接收来自南王府关于水利和交通的支援。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类似梨园的学校、医馆,乃至于文娱的经验已经逐步成熟。

从学校建设、改建,人员招聘,社会福利设施推行,除了官员瞬间变成老黄牛之外,当地老百姓们只感觉:“新皇帝好!”

至于钱从哪里来?

当然是从当地一些做尽了坏事的豪强身上,从一些反抗到底的死硬派身上,从一些身家性命和姜国绑在一起的家族身上。

以姜国的财富构成,绝大部分的财富都集中在最上层的统治者手里。哪怕是卫州那样富庶的地方,普通百姓无论城内城外,生活都只是在温饱线上下。

用竺年的话来说,双方生活在同一个地点的不同世界。

攻下一座新城之后,尉迟兰在一处大宅中暂时休整,看着护卫把一箱箱珠宝首饰等等贵重物品搬出去,队伍不见首尾。

现成的金银铜钱、布匹绢麻一类,会登记造册之后直接用在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