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页

“是王爷来了!”

“孩子都回屋去,别冻坏了!”

“军爷们晚上住我家,我家炕上还能再挤两个人!”

除了这些匠人之外,还有一些沈化身边的人,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等竺年忙活完城里的事情之后,才有人过来问:“王爷在此,不知道我家里人怎么样了?”

这些人都是竺年身边人的亲戚,关系还都挺近,不是亲兄弟就是表兄弟。

按理说,要是御林军中有缺的话,他们也是可以补上的。但要是不发生什么大规模战争,御林军中不会出现大量的人员需求。

御林军又大都负责姜卓的安全,比禁军都缺少实战经验,自然不会有多少伤亡。

姜卓的御林军来源和大月的不太一样,用的绝大部分说起来也是勋贵子弟,但是“贵”得有限,更类似皇家豢养的家奴,只不过名号好听一点。

这些人若是没有被招进御林军,生活和军屯也差不多。

大部分人的一生,就是会点拳脚功夫,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农民。

在这个军人普遍社会地位底下的时代,他们的地位并没有到被人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的程度。他们的脑子里压根没这一根筋,只知道自家兄弟说竺年这个老板人好,那就好。

别的,他们只是单纯忧心家人的安危。

“放心好了,都安排妥当了。”竺年记得这个人是他一个长随的亲弟弟,就说道,“你哥还在抱月居,我和先生两人的事情和家里人扯不上关系。实在不行,抱月居靠着沃水,又有两条船在,上去就能跑,没人追得上。”

一条是他原先的画舫,另外一条是他后面重新造的正经战船。虽然船小,但是速度快。

嬉王府的人说起来都是姜卓的人。

要是竺年和尉迟兰是在家里搞的事情,那这些家人难免会受到牵连。但是竺年在夕照原,尉迟兰是在看守宋淮的小院,哪个都和嬉王府扯不上关系。

怎么看,姜卓都不至于为了这个事情,去迁怒自己人。

长随弟弟松了半口气。

竺年当天晚上,就和沈化一屋睡了。

大炕上除了他们两个人,还有四个。

小城总共就这么大,一万人的军队进来,需要安排住处,只能先挤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