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页

灯下看美,不比上元的灯会冷清,又有安全幽静之处。

人都是左右几个坊里的,也不用担心玩得太晚,倒是比白天还热闹。

长随问了竺年他们的去处,听到小张公公跟着,就没再跟去,而是躲懒去厨房吃晚饭。

半里街上,竺年正在教太后撸串。

太后这两年越活越没了束缚,乐呵呵地跟着竺年吃得满嘴流油,还招呼小儿媳陈王妃一起吃。

陈王妃有些放不开,但看太后都吃了,把心一横,就咬着签子上的一块肉:“唔!好嫩啊这肉!”

竺年再给她倒了一杯气泡酒:“小婶,来。”

金黄色冒着小气泡的葡萄酒,装在和精巧毫不相干的大号的玻璃杯里,陈王妃想都不想,就喝了一大口:“痛快!”

一群人闹腾到半夜,才算尽兴而归。

倒是有不少人想和太后他们一样在梅园留宿,但自觉身份不配,反正家就在左近,还是直接回去了。

一切繁华落幕之后,姜卓倒是还没有睡意,抓着竺年在街上走,看着下人们忙碌收拾残局:“糕儿真是个开心果。你一回来,母后就高兴了。”

“父皇不高兴吗?”竺年叫住收拾面摊的,“等等,你先去收拾别处。”

说着,他走到摊位里,熟练地拿起现有的材料,煮了两碗馄饨面。

“父皇晚上没吃多少东西。”

“就你看得清楚。”

“那是。”

面的量不多,浅浅的装了两碗,摆在一个小桌上。

姜卓拿起筷子,和竺年一起吃面。

吃完之后,他想跟竺年说的话,似乎也一起吃下了肚子,甚至忘记之前打算说什么。

他不说,竺年也不问。

接下来几天,半里街一直开着。

倒像是一条真正的街市,早有早的热闹,晚有晚的好处。

除了附近几家富贵人家,就连离得稍远一些的,像是陈王妃的娘家金武侯也请托了要来玩耍。

竺年就一直把半里街开到了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