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页

爷俩这两年难得碰面,谈了很多。第二天一早,小张公公就带着一些嬉王府里的东西,装了船回银城去。一路上也是紧赶慢赶,就怕尉迟兰把人都给杀了。

竺年,他倒是不太担心。这位王爷过了气头,不惹到他面前,不至于下狠手。但是尉迟兰,被人叫着先生,怕不是拿的判官笔,写的生死簿,杀人是不眨眼的。

虽然那几个憨货本来就是送死的胚子,但能少死一个还是少死一个,哪怕留下给竺年挖河也好啊。

小张公公这么想的时候,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已经被竺年带偏。

身为张茂实的干儿子,小张公公原先干的活,那也是不干不净的。连负责外务的徐伶,都听说过他的“威名”。

等他把消息带回了银城,竺年气得不想看,还是尉迟兰看的信:“糕儿,是小叔叔写的。”

正好是中午,炕屋里铺了大张定制的凉席。上面用冰盆绕着竺年和尉迟兰围了一个圈,像是一个什么奇怪的阵法。

尉迟兰脑门上还是微微冒着汗,穿着一身短打,手长脚长地就着一张炕桌写字,显然不是很舒服,时不时要动动腿脚。

竺年这才探过头来,示意小张公公自己去拿冰盆里的东西吃,靠在尉迟兰肩头看:“父皇不在吗?”

“是,没见着。”小张公公倒是实话实说。这事情也瞒不住。总不能说,竺年失宠了,姜卓懒得理了吧?本来竺年这么被看重,关键也不是竺年多么人见人爱,是人家真能办事。要是姜国朝中的人办事能力但凡有几个比竺年更强更全面的,竺年到现在怕还是在京城嬉王府里关着,哪里都去不了呢。

“哦,你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不知道。”小张公公自己从冰盆里拿了一壶酸梅汤,给自己倒了一大杯,咕嘟咕嘟喝下去,顿时觉得凉爽了。

“行叭。”竺年脑袋靠在尉迟兰肩头转了个身,直接滑到他怀里,干脆躺着抱怨,“老头子出去玩,竟然不带我。”

尉迟兰怕热,但这么热的天,怀里面揣着一只自发热的胖狸奴一点都不嫌弃,还小心挪了挪,怕桌角磕到竺年:“你先去休息吧,辛苦你跑了这一趟。”

“先生哪儿的话,我有什么好辛苦的。”他视线落在身下的凉席上,“王爷哪儿买的篾席?”姜国的地盘上,可没多少竹篾的东西。

“有京城的商船过来,还在城里呢。中午大概在休息,等晚点你去看看还有没有。”

“好勒。”小张公公笑眯眯地把酸梅汤放回到冰盆里,走的时候直接连着盆一起端走,“我让厨房再送一盆来!”

“嘿!”竺年看着“阵法”缺了个角,顿时觉得不顺眼起来。

其实他倒是还好,冰盆对他的作用更多的是加湿。

银城这边虽然靠着沃水,相对水汽还是比较充足的,但对他这种生活在潮湿沿海地区的人来说,还是有点干燥。尤其是夏天的干热,让他不怎么适应。

尉迟兰是不适应这个热,倒能接受这份干。

画阴曹地府已经不能让他静心解暑了,他放下笔:“咱们去银湖住一段时间吧?和梨园精舍那边一样挖个池子。”

“少折腾。等挖完,天都凉了。”竺年倒不是怕耽误工时。

反正现在就这么几个匠人,工时不工时的,就这样了,爱咋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