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页

太后拍了他手背一下:“我还能嫌自己儿子?我自己转转,你赶紧去把自己收拾干净了。”

“哎!”竺年叫来了小张公公,让他带着太后到处转。

太后不晕船,一路上也不颠簸,她现在一点不累,就是在船上时间久了,想赶紧活动活动腿脚,倒是愿意多走走。

她先去看了竺年在后院搞的作坊。

里面显然还是竺年刚离开时候的样子,摆满了各种看不懂的工具,堆放了各种木料和看不懂的材料。

小张公公见几位小公主和小皇子想进去,赶紧出声拦住了:“几位殿下还是在外面看看就好,里面又脏又危险,还是别进去了。”

其实是竺年脾气大,连尉迟兰进去弄乱了东西,都要不开心。现在打扫都是他亲自打扫,脏一点没关系,得保证所有的东西还在原位,不能有一丝乱。

几位殿下头一次看到一个匠人作坊,非常好奇,但瞧了瞧太后的脸色,最终没闹着要进去。

小张公公注意到姜戈不在,没有问,而是带着他们去隔壁书院,和门房打了一声招呼:“我们去后面看看就走。”

门房点点头,给他们开了门,指了指隐约能听到人声的位置说道:“那边上着课,不要过去。”

一行人就参观了一下校舍、宿舍之类,最后又站在门外边,听了一会儿尉迟先生上课。

包括四公主在内,几个原本还心高气傲的小殿下,全都头皮发麻,像是瞬间回到了宫里,被太傅盯着课业。

他们最近几个月跟太后住在梨园精舍,表面上看住处是小了一点,但活动空间大了很多。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跟随太后或者宫人,在梨园的范围内自由活动,看那些市井百态。

虽然他们没有因此而荒废功课,太傅照样会过来给他们授课,但不得不说,功课比以前少了很多,他们的心思也不全放在功课上了。

一行人站了片刻,尉迟兰早就发现了,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他就上前来行礼,见到太后表现出一点意外:“奶奶倒是来得巧,外面的葡萄这几天熟了,正等着采摘。”又说了去银湖钓鱼,还邀请几个小朋友到课室里坐坐,“上的内容不太一样,我让人把隔壁课室收拾出来,方便上课。”

得知太后此行没有带上先生,尉迟兰笑着自荐:“一会儿弟弟妹妹们把自己上到哪里告诉我一声,短短几日,我就给你们代个课。放心,我代课经验很足。”糕儿就是他一手代课带出来的。

小殿下们:谢谢,不是很放心。

几位小殿下,最大的四公主也就十来岁,面对身高比常人高出许多的尉迟兰,就像仰望巨人一般,感到压迫感十足,吞了吞口水还没来得及按规矩表达感谢,就又听他说道:“武课也不能落下。正好城外的军营造得差不多了,演武场是现成的,跑马射箭都不成问题。”

姜卓对子女的要求不低,尤其是武科,要求的比文科要高得多。也就最近一两年,提高了对文科的要求,但一点都没放松对武科的。

只是教几天而已,太后也没什么不放心的:“我还担心他们玩野了,正好能读书,收收心也好。”

还好太后和尉迟兰都没想着让小殿下们立刻就成为学生,之后他们还能去把银城转一圈,看了医馆,又去看了食堂,顺便从食堂打包了新鲜出炉的红烧肉和糖醋鱼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