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页

医院的地方大小足够,就是怎么划分各个功能区变成了一个问题。

尉迟兰就找了竺年来帮忙。

普通百姓对男女之防没有那么讲究,但是看病涉及到很多隐私,确实需要格外注意一些。

医院的房子没什么问题,就是主要功能区和诊室的布置。

这方面竺年就直接把现代医院的那套能搬的都搬了过来,科技水平过高的那些是真没办法。

倒是最后有一点:“什么是手术室?”

竺年正在自己做能够调解背部高度的护理床:“嗯?就是动手术的房间啊?你们不需要吗?”

竺年也是穿过来了之后才知道,大夫们早就会给病人们动一些小型外科手术。

南地建的医馆,类似梁州、南泉这样的大城市,都有精通这方面的大夫。

听过竺年的解释之后,几位大夫包括尉迟兰这位半吊子都明白过来,说白了就是手术室的卫生条件要比别的地方高,这样手术造成的创口不容易感染,进而引发炎症。当然以目前的条件,做到完全无菌是不现实的,只能说是尽量。

竺年还给医馆配了各种人员,包括负责大部分护士工作的学徒,进门有保安,有引导台负责预诊和分流,有药房负责抓药,有专门负责收费的账房等等。

所有人都发月薪,不用去管医馆的盈亏。

别人都觉得赚钱的事情交给竺年没有问题,但是赵夫人和尉迟兰稍后大致算了算诊金和药钱,分别找到竺年:“医馆不能这么来,会赔钱的。”

尉迟兰更了解一点竺年,问:“是不是想做成梨园小筑那样?”更接近于一种福利。

“啊。医馆会赔钱,书院、学堂也是赔钱的。这些事情必须赔钱做的。”竺年这时候已经把护理床打磨好了,让尉迟兰躺上去试试,“梨园小筑要不了几年就能赚钱了。我上次回去看了账本,挺好的。”

梨园小筑的土地,他买的时候早,那会儿还不怎么值钱。原先是作为码头的职工宿舍使用,现在码头建造完了,原先建造码头的工匠大部分都去了银城或者是桃花坞,剩下小部分负责维护一号码头的工匠还住在里面,加上一些在码头工作的人员,数量少了很多。

空出的大量的房子,被当做普通的房屋出租。尽管管理费比其它类似的地方要高一点,但总体是赚钱的。

考虑到京城的房价和梨园如今的价值,还有梨园小筑内的房屋数量,资金回拢的速度相当可以。

竺年看了看尉迟兰平躺之后还有余裕,就让赵夫人试试调节靠背的高度:“哥,你别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