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种菜,今年还准备自己养猪,自己打渔。
昨天他来的时候看到的种树,这么多杂七杂八的树种,不是有心选择,纯粹是因为本地树苗没有那么多,能买到什么就种什么。
这些能差多少钱呢?
竺年白了他一眼:“父皇您可不能这么想。别看是这些小地方,银城人这么多,一年下来能省出来的钱,说不定能给您盖个小宫殿呢。”
姜卓见过竺年算账的本事,跟随的几个官员都是做实事的,也清楚里面的道道,倒是没说竺年信口开河。
像造码头这么的重体力工作,不提调用徭役之类的事情,项目中安排的伙食标准还是不错的。起码一天三顿饭,两顿得是干的;要有油水,有蛋,两天开一次荤之类。
但规定是规定,谁会真的给匠人们吃这么好?
标准三十文一天的饭食,落到匠人碗里能有个五文就不错了。
再说了,干饭可以是米面,也可以是粗粮;荤腥可以是大鱼大肉,也可以是一些不值钱的下脚料。这其中的花样可多了去了。
竺年说一年省出一座小宫殿,还真不是吹牛。
想到竺年曾经一人掀翻半个工部,一手主导了户部的改革,谁都不敢顺着他的话继续说下去。
开玩笑,谁会和自己钱袋子过不去呢?
姜卓也没再追问,倒不是不想,而是准备等回去之后再细说,当务之急还是想上船看看。
竺年没同意:“现在就两艘随便打的渔船,很小,不安全,连湖中央都不能去。您还是别去,危险。”
姜卓不同意,一定要去。
竺年无奈,从脖子上拉出一根红绳,上面串了许多奇怪的挂饰,捏住其中一个骨哨吹响。
很快湖中的渔船上也传来两声短促的骨哨回音。
竺年看着往他们这边划过来的渔船,无奈说道:“您一会儿在岸边先试试。”
渔船距离岸边不远,很快就划了过来。
一众官员没有想到,渔船在远处看着小,近看……更小。
还不仅仅是小的问题,里面还放满了鱼,又脏又腥,简直没处下脚。
有手抛网的吏部官员上前一步说道:“陛下万金之躯,容臣先试过。”
姜卓就借着这个台阶下。
这位官员显然很有一套,绝不是懂水性这么简单,上船先把鱼帮着渔民放到岸边,动作干净利落,一看就是老渔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