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年点了一下头,表示自己知道,在军营里休息了一晚。
也不知道竺侯哪里得来的消息,竟然第二天早早赶了过来,给了竺年厚厚一份文书,其中包含了整个大月方方面面这段时间的重要内容。相当于东风号掌柜情报小册子的ps版。
有些事情竺年看过知道就行,有些需要他的批复。
哪怕有竺侯的协助,竺年也从一早睁眼,忙到半夜。
最后竺侯还给了他一个小惊喜:“殿下可还记得同黑荥经商的商队?”
“嗯。商队怎么了?”竺年当然记得,这算是他和他家先生达成的第一项合作,只不过这种更多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并没有让他持续关注。
竺侯喝了一口茶润润喉,忙碌了一整天,他说话的语速还是不紧不慢:“根据咱们南地商队的惯例,新商线建成之后,只要有意愿,到官府办理相关的牌照,就可以经营。”
如今开在北地的许多南货店如此,往黑荥跑的商队也是一样的。
这么做一是为了规范市场保证货品质量,二是阻拦一些盲目跟风的小商人。毕竟世道不太平,远途经商风险极大。
南地多山地,大部分地方都不适合耕种,经商的氛围远比北地浓厚。
新商线一出来,一些私营的大商号就和南王府知名不具的商号一起,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经过几次交易,发现双方货品的互补性还挺强。
南地有北地比较缺的茶叶、盐、糖等物资;北地有南地没有的上好皮毛,甚至于还能交易到梁州研究所心心念念的品质上佳的各种矿石。
混杂在这些大商队中的,还有一些不怎么起眼的中小型商队。他们的合作对象范围更广,除了黑荥本地的商人之外,还有在黑荥经商的各类胡商,自然也包括了来自姜国的商人。
“众所周知,商人的底线是比较低的。只要能够付得起足够的代价,他们几乎可以卖给你任何东西,只要他们能够搞得到。”
“唔。”竺年听着竺侯对商人的评价不置可否,“所以,我们的人去了姜国?”
“不止。”竺侯从贴身的荷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纸卷,展开摊放在他面前,“姜国为了南征筹措粮草,在卖官鬻爵。”
“啊!”竺年着实惊讶了一番,脸色变得更为严肃,“看来姜国不只是胃口大小的问题了。”
打仗是非常消耗资源的。
没钱,基本没法打仗。
哪怕是以战养战的前提,也得先把自己装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