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尉迟邑好歹还是尉迟家的血脉,那些个养子呢?

姜国想要渗透,多得是漏洞可以钻。

这次他们行军,完全不考虑歇宿的问题,累了饿了直接在路边休息吃饭。没几天,一行人就像是刚从腌菜坛子里捞出来的一样,但是不敢停。

他们一路从迁山脚下走到东州,再从东州取道京城,最后才能往黑荥州去。

他们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但是等他们接近京畿的时候,竺年的【眼】传递回来一个糟糕的消息:“宋觉撤了。”

姜国没有放过汾州。漫长的蒙山并不是只有黑荥、汾州、涉阳三个关隘,大大小小的关隘都被姜国攻打了。

很多关隘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但他们不得不防。

姜国能够发动这样的攻势,显然是倾举国之力,胃口绝对不是从大月身上咬一口,而是直接要把大月一口吞下。

这是一个坏消息,但也是一个好消息。

“黑荥关现在还没丢。”不然姜国就没必要这么分兵攻打汾州。姜国要攻打大月,黑荥关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尉迟兰没说守住了,而是说还没丢,显然并不是很有信心。

只不过他们现在已经到了京畿地区,消息的传递变得通畅起来。

建立没多久的东风客栈虽然还很简陋,但是已经能派上一点用场。

北境尉迟和南王府的合作进展缓慢,但是和竺年在北地折腾的这一套系统融合,却几乎没有什么阻碍。

他们到达其中一家东风客栈的时候,掌柜已经整理好了所有相关情报等候,脸上是掩不住的忧心忡忡,嘴上说着掌柜该说的客套话:“两位东家可算来了,热水饭食已经备下,还请诸位先行入内休息。”

几名店小二把马匹牵走,洗澡喂食,乃至于按摩。

士兵们同样被安排了类似的流程,还有大夫过来把脉,根据他们各自的状况按摩放松加上熬煮药剂。

竺年和尉迟兰更是如此,只是他们在洗澡吃饭的时候,听掌柜把消息都说了一遍,没有任何浪费的时间。

比起熊北北那边的消息,掌柜这里的消息更多更杂。

“黑荥关那边传来的消息不太好。我们这边筹措了一些物资过去,但是用处不大。现在黑荥城内有些控制不住,鱼龙混杂。尉迟邑带着姜国的部队,要和旧部里应外合。那边传回来的消息,顶多半个月左右就要全部撤走,意思是尽可能保存实力再图后事。”

尉迟兰早有预料,但听到这个消息,还是脸色难看,吃饭的动作都停了下来:“继续说。”

掌柜惴惴:“是。禁军撤出沃州之后,当地出现了一支天罗教,不知道哪里来的,领了许多百姓,现在和当地的世家大族在打对台。他们打不进城里,世家打不出去。”

“啧。”竺年听到这种奇怪的教就觉得不爽,“京城那边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