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兰问了其他几名妇人和衙役等人,得到的也是相同的答案。
文书还找来了一份公文,上面有详细的图画和文字说明。配图一看就是竺年的手笔,起码草稿是。
尉迟兰不由得笑了笑。他知道竺年一天到晚在忙活,也不知道他在忙活什么,火炕显然是其中之一。
这件事情处理起来也简单。他问那名有意见的妇人:“你家是出的五十文,还是两百文。”
妇人不敢隐瞒:“五、五十。”刚打仗结束,城里城外到处都是残砖断瓦。他们家附近没受灾,只要花点力气,去别处搬来就行。多花一百五十文的材料钱做什么?听那些人讲的耐火之类的,不都是想着要骗他们多花钱嘛。
尉迟兰对文书说道:“去账房那里支五十文给她。”又点了一个衙役的名字,“你带人去把她家的火炕拆了。”
妇人一听,这还了得,赶紧阻止:“老爷!我不要钱,我不拆火炕!”
现在虽然已经一个脚趾尖碰到了春天,但是春天化冻才冷呢。火炕要是不好,他家也不会去盘。尤其是昨天睡了一晚上,火炕的好处是体会得真真的。她家也不是她一个人能做主,真要是拆了,她不得被家里人给拆了?
如果这里换做竺年,或许只是做个样子,但是尉迟兰骨子里是说一不二的性子,说拆就拆。让人直接架着妇人,一路到他们家,在坊市里说清楚事情的原委:“火炕是南王府的小王爷想出来的。南地温暖,根本用不着火炕。殿下到了北地,见不得百姓受冻,才想出来的法子。既然你不满意,小王爷也不用做这个恶人。拆!”
盘炕的难度不大,但也需要用到匠人。拆炕就不用了。几个孔武有力的衙役,拿着工具一顿砸,很快就把崭新的火炕拆成废墟。
衙役们这两天被收拾得没脾气,还把拆下来的砖土从屋里清理到外面,连地都给扫干净。
一些围观群众,本来也有和妇人差不多想法的人。但是听尉迟兰这么一说,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对啊,南地那么暖和,哪儿用得着火炕啊。”
“别说人家是小王爷,就是城里面那些有钱的富户,冬天不也是烧地龙。难道小王爷还会过得不如几个行商的?”
“也不知道是哪个丧天良的白眼狼,传出这种话来。人家小王爷一片好心。”
“这不就是好心喂了驴肝肺嘛!”
几个老家南地的人没有吱声。也就北地人觉得南地哪里都温暖如春,其实南地冷的地方多了去了。哪怕是最南面的一些地方,也不是可以简单一两件衣服过一年四季的。火炕这种东西,南地其实很多地方都用得着。
当然,这会儿他们也不会跳出来胡咧咧。不管怎么说,火炕是个好东西,还是他们南地的小王爷弄出来的,身为南地人,多少有点与有荣焉。
至于小王爷盘火炕有什么不对?
哪有什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