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子已经清洗过了。
他还倒了白酒进去,把坛子放倒滚了一圈,让坛子的每寸地方都能均匀地沾上白酒。
秦奶奶听了他的操作后朝他竖起大拇指:“你还说你不会,这不是做得挺好?”
江荇笑:“以前泡过泡菜,也是这样处理坛子。”
秦奶奶麻利地夹出豆腐,让上面的盐粉均匀地裹好。
江荇看了几遍,学她的动作,一起夹着豆腐均匀地裹上盐分。
裹好盐粉的豆腐放进坛子里码好,等全部码放完毕,再把剩余的蘸料倒进坛子里,最后倒一点白酒,豆腐乳就算做好了。
这坛豆腐乳再放一两个月,熟成了就可以直接夹出来吃。
大功告成,秦奶奶去旁边的水池洗手:“你家这坛子真好,哪买的?我也买两个去,正好泡泡菜可以用。”
江荇说:“就是陶坪村的坛子。秦奶奶要的话,下次我给你带两个。”
秦奶奶摆手:“不用麻烦你,我赶集的时候顺便买两个回来。”
江荇意外:“集市上有得卖吗?”
秦奶奶:“怎么没有?卖得可好了。”
江荇打听后才知道,自从陶坪村帮他家生产咖啡坛子之后,名声渐渐打出去了,不少人慕名而去。
去问的人多了,商贩们闻风而动,又重新开着车去陶坪村买陶器。
这么一来,陶坪村的陶生意又盘活了。
江荇没料到这个发展,秦奶奶回家后,他特地给陶坪村的赵维延打了个电话,问赵维延生意的事情。
赵维延高兴地告诉他,他们名声打出去了是一回事,另外回村的人越来越多了,对这些坛坛罐罐的需求量也增长了不少,借着这股东风,他们的生意确实扩大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