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后。
一位年轻人四处游历,路过一座田庄,突然耳闻天籁,不禁停车驻足。
宅内有人在抚琴,是一首未曾听过的曲子,曲中贯注着倔强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是少见的慷慨激昂的琴曲。
他在庄前伫立良久。一男一女两个幼童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追蝴蝶,发现了他,隔着篱笆好奇地看他:“阿叔站在这里做什么?”
他蹲下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在弹琴吗?”
小男孩落落大方,丝毫不怯生人:“是我祖父。”
年轻人思索片刻,取出自己随身带的琴,席地而坐,也弹起了一首曲子,与宅内的琴音相和,音乐流动如注,疏狂酣畅,如满腔怒火尽泄。
不多时,宅院门开了,一位俊朗书生迎出来,笑问:“客人从何处来?”
年轻人收起琴,拱手作揖:“小生嵇康,铚县人,游历路过此间,偶然闻得仙乐,不知是否有缘见一见这弹琴之人。”
书生拱手回礼:“在下周隐,弹琴的是家父。家父对您的曲子也颇感兴趣,客人请随我来。”
嵇康随周隐进到内室,只见一位气宇轩昂的老先生正在抚琴,鹤发童颜的老夫人在旁边煮茶,茶香袅袅,琴音阵阵,一对神仙眷侣。
嵇康恭敬行礼:“小生嵇康,对音韵略有研究,尤好古琴。偶闻前辈琴曲,如听天籁,因此冒犯以琴音相和,请前辈莫要见怪。”
老先生停下了弹琴的手,“此曲是我所作,灵感源于聂政刺韩傀的故事,我将它命名为《广陵散》。”
嵇康赞叹:“真乃奇曲,精妙绝伦。”
老先生笑道:”方才你与之相和的曲子,也极别致。”
嵇康恭敬献上一份谱子:“此曲名为《酒狂》,是我的至交好友阮籍所谱,愿以此谱赠与先生。”
老先生看了遍《酒狂》的谱子,面露赞许之色:“来而不往非礼也,知音难求,你可愿学《广陵散》?”
嵇康求之不得,赶紧跪坐一旁,虚心学习。
学成琴曲后,嵇康问起老先生的名讳,但他三缄其口。
嵇康无奈:“如果有人问起这琴曲从何处得来,我该如何回答才妥当?”
老先生徐徐抿一口香茗,淡定从容:“你就说,是一位古人所赠。”
嵇康不禁感慨:“如您这般才气纵横之人,却甘愿隐姓埋名于此。”
老先生悠然自得地一笑:“日抚瑶琴听音,夜有娇妻伴读,儿孙绕膝,此生心愿足矣。”
他看向夫人的目光炽热如同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