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这个态度,没有人看好他,他有些失去信心,颓废的就像刚刚接手江东时的无助少年。
他又想起了昔年心结:“大哥去世的时候,张昭程普推举的继承人是孙翊,他们从来都不看好我。”
她摸摸他的头:“但是我一直看好你。主公,多好的机会,可以证明给他们看。”
他诧异地抬头:“江东只有四万兵力,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你真觉得能赢吗?”
她坚定地看着他:“能赢。建安二年,吕布七千骑兵打败我小舅袁术两万人马,一直打到寿春城边。官渡之战,曹操以三万兵马打败十二万袁军,毁了我二舅袁绍的多年经营。这些都是我亲身见证的,打仗是靠谋略,不是靠人多。”
他听着她讲述这些事例,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你说的几场战事我也有耳闻,但是,我能与吕布曹操作比吗?”
她给他理理衣领:“你哪里比他们差?”
“万一赢不了呢?”
“狭路相逢勇者胜。如果是我,我宁愿战死,也不会降曹贼。”
孙权感慨:“可叹我手下这满堂文武,志气还不如一个女子。”
她暗示他:“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你的满堂文武并没有到齐。”
孙权知道她指的是周瑜,沉默没有接话。
果然,周瑜很快就来信劝孙权开战。
周瑜从劝阻纳质起一直在曹军中发展眼线,经过六年的经营,现在线人众多。多方线报相互印证,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是虚张声势,实际只有不到十四万人,而且北方士兵不擅水战,江东有胜算。
周瑜表示愿意带兵抗曹,却又收到孙权的回信让他稍安勿躁,他不想违背主公的命令,只能在鄱阳干着急。
孙权频繁召集群臣议事,关注着曹军的最新动向,但始终没有表明态度。
小桥静静看着他演戏。
孙权是她认识的人中心机最为深沉的。凡是事情还没尘埃落定,他都是力戒张扬。凡是他想要的,他一开始反而做出不感兴趣的姿态。因此大家都看不透他,难有人猜中他的心思。
群臣皆以为孙权软弱没有主见,但她始终相信他的勇气与决心。
她记得寿春城中,皇宫大殿上他贪婪的眼神,那时他年纪小,还没有学会伪装,满脸毫不掩饰的野心和欲望。
这样一个人,是不会甘心投降的。
孙权不是不想表态,是顾虑着局势不敢表态。
他知道江东大族们表面装作顺从,实际上蠢蠢欲动,一旦有什么破绽,谁都会上来踩两脚。群狼环伺,等着他犯错,他只要行差踏错一步,他们就会一拥而上把他撕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