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失败之后,孙权总结出了几点教训:一是没有让周瑜领兵,二三四五……都不重要。
孙权终于发现自己不是打仗的料,尤其不擅长攻城,他去周府诉苦一番,请出周瑜任大都督,准备第三次出兵江夏。
周瑜接下了攻打江夏的差事,分析了一番前两次的战报,发现江夏水军战斗力强悍,不可小觑,需得先花一段时间练兵才稳妥。
在周瑜的督建下,水军训练场已经完工,大量战船也在制造中。他计划花一年时间先在训练场和长江战船上训练水师,然后一举拿下江夏。
接下来周瑜早出晚归指导练兵,过着繁忙枯燥的日子。期间,他无意中从线人那里得知了蔡文姬的消息。
董卓之乱后,蔡邕身死,蔡文姬音讯全无,原来是在洛阳动乱中被匈奴掳掠去了,被迫做了匈奴左贤王的妾室。
小桥从周瑜那听闻了旧友蔡文姬的不幸遭遇,恳求他帮忙想想办法。
匈奴在北方,江东在南,无从交涉。北方是曹操的地盘,周瑜思索一番,想起同乡蒋干现在为曹操做事,于是去信给蒋干,想让他跟曹操提一下蔡文姬的事情。
曹操爱才,听到蒋干陈说,果然不忍大儒蔡邕的独女流落在外,遂与匈奴交涉,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曹操一向听说周瑜年轻有才干,想要收在麾下,经过此番往来,觉得有收服周瑜的希望,派蒋干去游说。
蒋干长途跋涉来到江东,以探望旧友的名义登门拜访。
周瑜热情迎接,半开玩笑地试探:“子翼辛苦了,这么大老远来看我,该不是曹操的说客吧?”
蒋干见周瑜一语道破,尴尬掩饰自己的小心思:“我和你是庐江同乡,多年不见,听说你现在飞黄腾达,所以想来叙叙旧,你却说我是说客,跟我开玩笑呢吧。”
周瑜笑笑不说话,周全的招待他。
住了几天,蒋干尝试挑拨,说孙权只有七郡之地,年纪又小,以周瑜的才干,蹉跎在孙权麾下实在可惜。
周瑜带他去军营和家中参观,展示了孙权所赐之物,感慨道:“主公对我深情厚谊,赏识有加,外有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听计从,祸福共之,我已经很知足了。”
蒋干不以为然:“孙仲谋有求于你,自然对你言听计从。你若投靠曹丞相,以你此般人才,他也同样会深情厚谊,多加赏赐于你,还能有更远大的前程。”
周瑜义正辞严:“我与孙伯符总角之交,情同兄弟,他将弟弟托付给我,我立誓要鼎力相助,不是言辞就可以离间的。大丈夫处世,当无愧于心,假使苏秦张仪复生,也不能说动我,你不必再多言。”
周瑜的态度这么坚决,蒋干也不好再说什么,寒暄一阵就告辞了。
蒋干回去向曹操禀明此事,夸赞周瑜气度宽宏,情致高雅,不是言语可以说服离间得了的。曹操遗憾此等人才无法为自己所用,扼腕叹息。
曹操已经坐拥半壁江山,而孙权只不过偏安七郡之地,周瑜却对孙氏那么忠心不二,北方的世家大族们听说此事都钦佩叹服周瑜的人品。
周瑜日日忙于练兵,一年很快就过去了。
这年冬天,江东下了场难得一见的大雪,虽然在地上积不起来,但空中洋洋洒洒的飘着,若鹅毛似柳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