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大加赞赏,记住了吕蒙这个名字,把附近的部队并到他手下管辖,让他领兵整五百人。从此孙权就对吕蒙颇为注意,有意把他发展成自己的亲信,常常私下召见。
这次阅兵犹如一次洗牌,孙权清除异己,扶持自己的势力,掌握了军权。
孙权常常苦恼自己的能力配不上野心,以己度人,他一度担心周瑜会独揽大权,功高盖主。结果周瑜在阅兵的时候广泛给他推荐有才能的军官,毫不在意把手里的权力往外分。
他发现世上竟真有周瑜这样能力强却没什么野心的人,大受震撼,心中对周瑜的倚重又多了几分。
随后孙权开始巩固内政。
江东是世家大族们的江东,以吴中四姓“顾、陆、朱、张”为代表的本地士族把持着经济命脉。孙策就是因为得罪了大族才死于刺杀,孙权的统治如果没有他们支持也岌岌可危。
他忍辱负重与世家们合作,把大量官位给了吴中大族子弟,免除了他们的徭役赋税,还宣布了世袭领兵制,允许大族养私兵。
世袭领兵制一颁布,大族们由虎视眈眈盯着孙权转为内斗,都想为自己家族争取最大的利益。人口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世家们为了扩充私兵,天天主动去清剿山越抓壮丁。
孙权受制于世家大族,他知道权宜之计只能先假装和他们坐到一条船上,慢慢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这些妥协和不甘刻在他心上,他把这些都一刀一刀刻在水军训练场的柱子上。
小桥看着那根被削去刻痕的立柱,还是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的疑问:“徐将军死的蹊跷。江夏之战他的副将校尉都没事,就他一个人没能回来。”
孙权答非所问:“公瑾要跟人争上什么,总是他胜,他也不需要用上什么手段。我则不然,要想胜人家,只能用上心计,不然根本胜不了。”
说到这里,他有些黯然,眉间微蹙:“有时候,心计是多了点,不免惹人讨厌。”
他这算是承认了。她反倒觉出自己太过分,权力之争总会有牺牲品,没有主公手上不染血的,她已经见得多了,根本不该问这么蠢的问题。
她赶紧安慰他“可别急着给自己定罪,你这算什么心计。我袁家的舅舅们那才是真的不择手段。”
她给孙权讲了袁绍怎么在洛阳下了一盘大旗,借刀杀人把外戚和宦官势力都清除干净,导致一夜之间洛阳横尸遍地。
最后她得出结论:“长辈们才是真的老奸巨猾,你拿徐琨杀鸡儆猴不算什么。徐琨经常以下犯上,有不臣之心,你刚上位需要建立威望,用点手段也是迫不得已。”
孙权屏不住笑:“你可真会给我找理由。这么一说,我觉得自己算单纯善良的了。”
小桥点头:“你本来就单纯善良。”
孙权拍着柱子笑岔了气。
这段洛阳旧闻在孙权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多年以后,他把同样的布局用在吴国宫变之中,以他的两个儿子为诱饵,引诱世家大族们站队,然后降下灭顶之灾,把吴中四姓连根拔起,铲除了他的心腹之患。
孙权是一个贤主,至少现在他手下的文臣武将都是这么觉得的。
他手不释卷,刻苦勤政,知人善任,从善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