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周瑜说孙权鲁肃来找他议事,去了书房。
小桥一个人在回廊中逛来逛去,听见空中响了几声闷雷,哗啦哗啦下起大雨。她伸出手探到廊外去接雨水,想起孙策曾架着手臂站在她身旁,很欠揍地说:“喜欢雨天的人多少有点毛病”。
那个张狂的家伙已经不在了,她伤感地叹了口气。
愣愣回想了半晌,正准备回房,她忽然注意到高处的亭子里有个人影,张望着爬上石阶一看,是孙权缩在那里,抱着膝,像只迷路的鹌鹑在避雨。
雨下的有些大,哗啦啦的雨声掩盖了一切声音。看他头伏在膝上,肩膀剧烈地抖动,就知道他在痛哭。
好惨,她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孙权十岁丧父,十八岁丧兄,年纪轻轻就要撑起江东这偌大的基业,确实艰难,这份压力对他来说太沉重了些。
她一路小跑过去,“阿权,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公瑾和子敬呢?”
孙权察觉她过来,赶紧在袖子上擦一把泪,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我先自己出来了,他们还在议事。”
“怎么总能在奇怪的地方遇见你。”她逗他:“议完了事也不回府,馋我们这儿的菜了?”
他再次把头埋进膝间, “不想回去,回去又是母亲和张昭等着要摆布我,现在还多了个徐氏。”
“母亲什么都听张昭的。张昭倚老卖老,三句话不离大哥。”在哗哗雨声的掩护下,孙权放开嗓门,滔滔不绝的抱怨:“是,我不如大哥多了,这段时间千头万绪的事情,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废物,什么都摆不平。”
他越说越激动:“太难了。你要是做的好,人家就说这是孙坚的儿子,孙策的弟弟,有现成的基业,坐享父兄的江山,有这些成就是应该的。稍有疏漏,人家就说你无能,配不上孙家的血脉。真是很不公平。”
小桥在亭子另一侧坐下,安静地倚栏听着,用温柔的目光鼓励他说下去。
“他们都说我不行,没有一个人看好我。大哥以前多威风,轮到我了就什么也不是,名义上我是主公,其实人人都压我一头。”
“我看好你啊。”小桥面不改色的扯着谎:“小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你,就觉得这孩子聪明,以后肯定有出息。我一直相信你会有一番成就的。”
她努力搜刮着典故鼓励他:“高祖刘邦说过:运筹帷幄他不如张良,治国运粮他不如萧何,调兵遣将他不如韩信,但他懂得重用此三人,所以得了天下。主公本来就不用面面俱到、亲力亲为,只要知人善用,从善如流,像你这般就很好了。”
孙权听她这么说,微微抬起了头。
“你别觉得自己不如策大哥,你比他小七岁,现在就和他比是不公平的。他和你一般年纪的时候只不过是个愣头青,只会莽,一点战术都不懂,整天跟在我爹后面学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