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周瑜说想为父报仇,于是欣然同意教授武艺:“读书我不如你,练武你可不如哥哥我,好好学着吧。”
孙策围着周瑜转了几圈,研究了一下周瑜的麻杆儿身材,自言自语:“太瘦了,得先打好基础。”于是他开始积极地带周瑜跑步,教周瑜泅水。
孙策是个勤勉的教头,家塾下课时总是等在门口督促周瑜:“读书可读不死董卓,赶紧放下书来跑步!”
两人每日都要围着周家大宅子跑足半个时辰不停步,然后各种兵器轮番练习。
周瑜作为回报想教孙策读书、写字、弹琴,孙策却毫无兴趣,一刻也坐不住,“读书,读个屁。弹琴,也太催眠了吧。”
教了好久,孙策才是勉强认识常用字的水平,根本不愿意摸书。
拉他去家塾听课,先生讲授他也听不进去,先生在上面讲,他在下面睡,周瑜用笔戳他都戳不醒。倒是孙策的二弟孙权很爱读书,手不释卷,又聪颖机敏、博闻强记,小小年纪比大哥认的字还多。
一天晚上,月明如水,哥儿两个喝酒聊天。
孙策问:“阿瑜,你的志向是什么?”
周瑜想了想:“我要先起兵讨伐董卓,报了杀父之仇!报仇之后归隐乡间,日抚瑶琴听音,夜有娇妻伴读,此生心愿足矣。策兄你呢?”
孙策毫不犹豫:“我要建立一番宏图霸业,出人头地,千古留名!”
周瑜拱手:“兄长有此大志,小弟愿效犬马之劳。”
两人相视大笑。
周瑜喜欢跟孙策相处,因为孙策有种让人放松的气质。
周瑜一直活得很紧绷,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丝不苟。而孙策,哪怕面前是刀山火海,他也能整出闲庭信步的感觉,好像跟着他,再高的地方也能轻易到达。
一转眼,孙策在周瑜家里已经住了快两年。
经过两年的苦练,周瑜的个头蹿了起来,比孙策还高了,身材也从麻杆儿练成蜂腰猿背,平常穿着衣服还是很修长清瘦,看不出什么,泅水的时候光着上身就能看到肌肉线条精壮健美。孙策在水中倒影看看自己的肩背,再看看周瑜的,甚至有了危机感。
这两人都是美男子,每次结伴出游都引得路人争相围观。
孙策鹅蛋脸型,上扬的眉毛显出几分英气,一双桃花眼,眼角尖而细,眼尾上扬,顾盼神飞,鼻梁挺拔精致,嘴角也是尖而翘,整张脸仿佛用小刀在象牙上细细雕刻出来一般,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神情意气风发,气度潇洒不凡。
周瑜比在洛阳的时候愈发成熟俊朗,他脸型端正,天庭饱满,眉毛平而直,看起来一脸正气;眼睛纯净清澈,眼尾微垂显出些无辜的神色,眉眼之间自带一段柔情;唇红齿白,五官线条圆润,显得清雅淡逸,温柔敦厚。
两人气质迥然不同,却又各美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