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琴讶异的说道:“姑娘方才是在小花园里,还掉了眼泪,只是突然就说要来佛堂拜一拜。怎么,姑娘不记得了吗?”
元春又回想了片刻,脑子里有些混乱,但抱琴这么说了,她便也不再多问。老老实实又上了柱香,正准备回自己的院子,忽然听到丫鬟来报,说是王夫人唤她过去。
元春过去的时候,王夫人屋里还有两个嬷嬷,看着面容严肃的很,正襟危坐。
元春心中微动,面上却不露分毫,只规规矩矩的请安行礼:“太太,您叫我?”
王夫人见着女儿,方扯出个笑来,指着那两位嬷嬷道:“这是吴嬷嬷,这是崔嬷嬷,都是京中有名的教养嬷嬷,你且来见过。吴嬷嬷从前是先德妃身边的女官,教养过不知多少大家闺秀,京中无人不夸赞的。崔嬷嬷出身清河崔家,千年氏族传承,更是一等一的规矩体统。”
元春听了,心中自然明白,忙上前一一拜见。
两位嬷嬷起身避了过去,并没有受了元春的全礼,且还夸赞道:“大姑娘娴雅端庄,面似满月,太太有福气。”
王夫人闻言笑意更盛,又谦虚了几句,便道:“两位嬷嬷远道而来,本该先休憩片刻,只我们府中还有一位老太太。我这姐儿便是老太太教养大的,如今嬷嬷们既然来了,还请去见一见的好,彼此熟悉些。”
吴嬷嬷便笑了:“府上老太太年轻时候,也曾经去宫中赴宴,我也是服侍过的,如今只做故人重逢。便是太太不说,我这老皮老脸的,也得厚着脸皮去拜见一二,还请太太带路才说。”
崔嬷嬷虽然和贾母没有说过话,可京中勋贵之家就这么多,贾母从史候家嫁到荣国府,多少还是打过几次照面的。故此便也跟着说道,理当去拜访贾母,给她老人家磕头云云。
王夫人见此,便笑意盈盈的起了身,带着两位嬷嬷和元春一起,自去拜访贾母。
又是一番彼此叙旧的话,贾母乐呵呵的招待了两位嬷嬷,闻听得还不曾定下住处,便直言道:“我这里西跨院还空着呢,虽然简朴了些,可胜在干净,不如就安置在那里如何。咱们又是多少年的老熟人了,日后聚在一处说笑,岂不便利。”
二人对视一眼,又看了看王夫人并未异议,便也笑着应下:“固所愿也,如此我们老姐妹俩,就托赖老太太关照了。”
宾主皆欢之下,自有得用的婆子丫鬟,领了二人去安置不提。
待到人走了,贾母才揉着额角叹了口气,招手示意元春上前:“大丫头,日后便跟着嬷嬷们好生学规矩,学里的课改为上午一个时辰,嬷嬷们的课便放在下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