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太子听了半天,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也没有什么愤怒的表现,淡定的模样仿佛大臣们在谈论的主角并不是自己的儿子/弟弟。
等大臣们说得口干舌燥,康熙抬抬手,梁九功会意地道:“宣六阿哥入殿。”
大臣们:!!!
悚然一惊,倏地扭头,只见胖嘟嘟的六阿哥迈着小短腿上殿。
六阿哥的个头也就到他们的腰部而已,可他下巴微抬,脸上带笑,好似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让大臣们有些慌。
他们都知道前两天六阿哥看了个告状现场,此时还能如此自信地上来,恐怕是已经有了对策。
这也是他们昨天讨论过的内容。
他们预估过六阿哥和皇上太子会有的对策,不外乎拆除泥像,恢复蝗神庙和观音庙原来的模样,禁止百姓随意雕塑六阿哥的泥像、石像。
他们在心中回想了一遍昨日商量好的对策,顿时信心满满。
然而,胤祚不按常理出牌:“儿臣有本要奏。”
这是康熙和太子都不知道的情节,竖起耳朵听着。
“近日有百姓投奔皇庄,带来一个耸人听闻的消息,说是民间为儿臣塑泥像,并不全是百姓自发的行为,其中还有天地会人士出没。”
咦?从未设想过的道路增加了。
康熙和太子是觉得民间的泥像塑得太快了一些,但由于肥料、钢筋混凝土堤坝、蝗虫等一系列利国利民的研究令胤祚名声大噪,再受到儿控和弟控的滤镜影响,就觉得儿子/弟弟那么优秀,这种速度也是正常的。
不说还好,一说天地会,就觉得处处都有反清复明势力的出没。
康熙:“消息确切?”
胤祚:“广西省历年来都是受蝗灾影响最重的地区,今年靠抓捕贩卖蝗虫,买房的买房,娶媳妇儿的娶媳妇儿,家家户户凑钱想建一个泥像,就在这个时候,天地会的人冒出来了。”
“他们编造履历,把自己说得十分凄惨,说是感念儿臣的恩德,愿意砸锅卖铁为儿臣建一座庙,然后,被当地的百姓抓起来送进县衙严刑拷打。”
所有人:“……”
这情形听起来该死的熟悉。
对了,上一回送进京的天地会党羽,不就是被热心的大清百姓发现的吗?
所以这一回是天地会想通过建庙,挑拨六阿哥和皇上之间的关系,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反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佟国维算算蝗灾爆发的时间,再算算广西到京城的距离,觉得时间不太对。
“敢问六阿哥,那人是何时启程的?为何这么快就到了京城?”
既是提出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也是在提醒胤祚这里还有个漏洞没圆。
胤祚:“海军靠着我的建议自给自足,这一次护送广西的商队来京,一听是来投奔我的,顺便捎上了他。海军上岸后听说各地庙宇一事,笃定会有某、些、人借此攻击我,快马加鞭把消息传来,人还在路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