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照着本朝的规定,除了前三甲以外,其余的进士们若是要进翰林院,那都得过了朝考,考得好,那才能进翰林院。
其余的人,那不是分到各部院当主事,那就是到地方上去任知县。
毕竟翰林院是顶顶清贵的储相之地,更有着非进士不入翰林院,非翰林不入阁的说法。
这天下的读书人,寒窗苦读,谁不为能有一天可以穿紫袍做宰相。
所以,除了板上钉钉进翰林的前三甲以外,其他的进士们谁会不想再考一回朝考,进一回翰林院,做一回清贵的翰林。
贾雨村也满心在这次朝考中能考的比贾政好,一雪前耻。
可偏偏,贾政他有个好家世啊。
贾政他爹简在帝心啊。
也就是贾政脸皮薄,要是搁贾赦那儿,贾赦在殿试的时候,就已经能抱着皇帝老爷喊皇帝伯伯了。
皇帝看到贾政这个大侄儿也在新晋的进士之列,虽说这个大侄儿的考卷实在是不能让他力排众议,让大侄儿做前三甲。
但是下一道恩旨,让贾政直接进翰林院那就是完全可以的了。
贾政直接就被皇帝安排进了翰林院,那么那朝考自然也就没什么必要再去考了。
贾雨村一心想着要在朝考上赢过贾政,可谁知道,贾政不用考了。
这贾雨村的心态能不崩?
而且,每一届能进翰林院的人都不多,不过十几人罢了,贾雨村虽然名次也算是靠前,却也没到这么靠前的地步。
自然是没到进翰林院的标准,只得进部院或者是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