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村?”
“嗯,那地方就叫下山村……”
从饭馆出来,我看了看时间,问向风道,“要不要去那下山村看看?说不定,那几个老外所说的,就是那座庙。”
“走。”向风说。
下山村距离这镇子好几十路,我们打了两辆摩的,出了镇子,驶上一条,用大大小小的石头所铺的,磕磕绊绊的路。那路很窄,蜿蜿蜒蜒,颠簸的厉害。下了一道陡坡,石路来到尽头,再往前是土路,被雨淋的,像洒了层烂泥浆一样,车走不动,我跟向风只得下来步行。摩的师傅说,顺着路往前一直走,就到下山村。
踩着泥泞这样走了一会儿,过了一座石岗子,向风指着远处道,“看那里,阿冷……”
我看过去,只见一座小山,高处隐约可见一处屋角。
“好像是座庙,走……”
这座山形状整体形状很不规则,上去没有台阶,只一条人为踩出来的小路。往上走了一截,朝东望过去,只见远处有个村子,房屋零零落落,应该就是‘下山村’了。
又往上走一截,绕过一座大岩,小路旁边出现一块平整的空地。空地正中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石坑,里面有不少炸碎的鞭炮皮,看着挺新。路到了这里,不再陡峭,而是平缓而南。往南转了个弯,那庙终于出现在眼前。庙门一侧,立着一棵粗壮的古柏。枝叶遮住阳光,驱赶暑热,呼吸之下,心胸十分舒畅。正对庙门,是一个石制的香炉。
我跟向风理了理衣服,一人点了三炷香,插进香炉,然后抬腿走进了庙里。
这是一处佛家古庙,里面供有十八罗汉,如来佛祖,以及佛教诸佛,等等。但并没有和尚,只住着两个修行外带看庙的老太太,穿着洗的发白的居士服,十分和蔼可亲。我跟向风挨个佛堂拜了一遍,没遇到任何其他香客。于是便每个人上了几百块钱的香油钱。
老太太很高兴,把我们当作贵客,请到后厢房里面喝茶。一问之下,老太太说,我们来的不巧,庙会前不久刚过,她们这里每月会有一次庙会,各处村庄的村民,外地游客,都会闻讯赶来拜庙,其中也不乏外国人……我把那几个外国人的形貌描述了一遍,老太太回答的模棱两可,说好像见过……我又问,她们这一带,最近有没发生过什么不寻常的事,以及关于古代的一些传说……老太太一问三不知,我不禁有些失望,看看时间,距离天黑没多久了,看情形,今晚得住在这庙里了……
正想着,忽然,我听到也不知哪里,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第三章 露水鸳鸯
那鞭炮声持续了好一会儿,细去分辨,应该是从‘下山村’那里传过来的。我正要开口询问,其中一个老太太一拍腿说,我们来的也算巧,晚上可以去村里蹭一顿酒席。我就问什么酒席。老太太说,村里有个朱姓老汉的幺儿(小儿子),今天娶媳妇,中午时宴请宾客亲戚,晚上宴请村里的人。从刚才那鞭炮声来判断,应该是宾客亲戚走时,放炮给他们送行的……这两个老太太,挺受下山村村民的尊敬,无论哪家办红白喜事宴席,都会邀请她们,单独给她们另做几道素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