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有关民生的【建筑】,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由一位参与水泥应用研究的研究员,所提出的一种独特建筑模式。
当这种模式出现时,空幻可是眼前一亮,更带着些许亲切的感觉。
那就是,【模块化城市】。(可以想象成积木=。=)
最初,【模块化】这个概念,是空幻在改进车厂,推行流水线生产时,告诉工人们的。
而在分配水泥研究人员时,空幻也从各个部门都调动了不少人力,安排他们在闲暇时,前往技术局参与研究。
具这名研究员说,他是在看小孩玩粘土时,想到的这种东西,并在提出之后,经过大家一起改进,成为了现在这种,既可以加快建筑速度,还意外地可以提高抗震能力的建筑模式。
在空幻看来,这个概念,和积木很像。
它被研究员们分为四大部分:【地板模块】、【墙壁模块】、【屋顶模块】、【附属模块】。
【地板模块】,是用竹筋水泥,所浇筑出的一块,厚度为1米的,标准10x10的网格状方块,作为一个地板模块。
需要多大的占地面积,就设置多少个这种地板模块来组合,设置成网格,一方面是方便墙壁的构建,另一方面也是不至于让房屋完全与大地分离。
当然,第二点带着一丝亲近自然的意思。
之后,进入实际应用试验时,这些模块又被重新分成了7x7(九孔)、5x5(四孔)、3x3(一孔)三种应对不同情况的模块。
【墙壁模块】,同样是用竹筋水泥浇筑而成的,实心的1米厚、六米高的柱状模块。
使用时,将模块直接插入地板模块的孔洞中,然后在每个墙壁模块之中嵌入木板或者砖墙即可。
【屋顶模块】,为半米厚的竹筋板状模块。
这是应对现在茅顶的问题,而设计的,用于横放,以从前用条石建筑时积累的凹凸嵌入式模式,嵌入墙壁模块这种,建成稳固的平板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