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州世界,想要修成仙佛,有两个办法。第一种是像他们这样,先以自己的理论得到世界的反馈,确定自己已经拥有了链接个人与世界的桥梁,然后修为足够,便能够直接感应到这道桥梁的存在,犹如上桥过河一般,轻轻松松完成“链接”的过程。
另一个办法,是自己没有能够完成足以镌刻历史的重要理论,那就只能在修为足够之后,于数不清的文字脉络之中选择一条,犹如抽丝剥茧一般一点点的梳理,花费许多的时间精力,最终若是这条道路尚未被人占据,那就可以在上面打上标记,获得次一等的长生。然后通过弘扬理论而得到反馈,彻底完成链接,成为仙佛。
兰陵况和列御寇都是前一种,成就仙佛的过程可谓顺理成章。但更多的仙佛是后一种,先上车后补票。
若是他们比较倒霉,好不容易梳理到最后,却发现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其实已经有人占了,上面已经被打了标记,那就只能自认倒霉,换条路从头再来。
任家的老祖宗任长生,就是已经尝试了三次,结果每次都发现“此座有人”——如此的悲催,也算是够惨的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般人一辈子其实也就一次尝试的机会,一次失败之后,剩下的寿命基本不够尝试第二次的。任长生能够尝试三次,天才和努力的程度,的确是匪夷所思。
难怪就连毕灵空提起他的时候,都颇为感慨惋惜,觉得他真倒霉。
九州世界的反馈,和这个世界的反馈,显然大有不同,两者的经验,当然也不能直接套用。
潘龙思考了许久,最后给纳塔丽娅提出了一个建议。
“你现在应该还能感觉到‘世界反馈’的存在,对吧?”他问。
“没错!只要我愿意,随时都能进入那种状态。但进入那种状态之后,除非像上次一样,什么都不看不学,直接退出来,否则只要看一看学一学,以后就无法再进入了——我也说不清是为什么,但我就是有这个感觉。”
“那就好,我们接下来为你举行一个晋升仪式。”潘龙说,“在晋升仪式上,你不要向司辰祈祷,而向世界本身祈祷。然后进入那种状态,自己回应这个祈祷。”
纳塔丽娅听得两眼放光——她已经明白了潘龙的意思。
想要成为长生者乃至于具名者,最大的难点就在于需要通过仪式完成最后的飞升。而这个仪式必须得到至少一位司辰的首肯,否则凡人绝无可能自行穿越三尖之门,抵达漫宿的高处。
但如果按照潘龙的指点,她在飞升仪式上依靠世界的反馈,自己批准自己飞升,岂不就绕过了所有的司辰,既能得到长生,又能保住自由?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呼吸急促,心情激动,恨不得立刻就开始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