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不能叫女儿知晓,一旦开了口,势必牵扯出当年之事,当年陛下亲自下了封口令,他没胆大到为了这些事和陛下对着干的程度。
何拾遗如愿成了广平尊者的亲传弟子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因为广平尊者不仅在幽闲山,且在整个修真界,都是一骑绝尘的天才。
天才,是公认的无法与普通人思想共鸣,也就是俗话说的不会教徒弟。
因为天才们认为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的道理,连想都不用想,就像刻在骨子里一样的本能,却是很多普通人一辈子也无法迈过去的坎儿。他们认为完全用不着解释,乃至看一眼就明白的道理,旁人或许一生都想不明白。
简而言之,天才与普通人在思想上存在鸿沟,普通人无法理解天才的脑回路,天才也不懂普通人的愚笨,没有普通人会想不开去拜这样一位师父折磨自己,也没有天才愿意浪费时间在庸碌之人身上而毫无所获。
加之广平尊者独来独往,不善言辞,常年苦修等各种原因加在一起,造成了他膝下并无亲传弟子的境况。
没成想真有勇士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啃一啃这硬骨头,何况这位勇士瞧着便天赋平平,性情跳脱,不是修无情道的料。再者广平尊者待这位弟子并未有多亲厚,不像是主动为了此弟子打破他惯有规矩的样子。
众人立马真相了
这位弟子是使了手段拜师入门的。
这种事在修真界并不罕见,总有些人是拥有特权的,普通人千难万险获得的一个入门名额,对有些人来说便是板上钉钉之事。
只是没想到,这种小世家出生的孩子,竟能拿出足以打动广平尊者的东西来,有点意思啊。
因此,何拾遗拜师的真相,便成了除她本人以外,所有人心知肚明之事。
表面上她是广平峰唯一亲传弟子,看在广平尊者的份儿上,不仅广平峰上一应杂役们对她毕恭毕敬,便是整个幽闲山的小弟子也对她忍让三分,甚至出了幽闲山,遇着其他门派弟子,人家看在广平尊者唯一弟子的面儿上,也对她客客气气。
久而久之,便混了个“拾遗仙子”的称号。
何拾遗自然不晓得其中内情,只觉在师门丝毫不比在家过的差了哪里,除了不能经常见着师尊面这一点外,一切都那么完美。
在偶然听说家里那个哑巴似的庶妹也拜入了幽闲山,入了剑尊门下成了一名剑修后,也并未有太大反应,只不屑的撇撇嘴,心里默默嘀咕一句:
“果然是下贱蹄子生的下贱东西,只配与苦兮兮的剑修为伍。”
当然这话她是不敢放在大庭广众下说的,毕竟剑修苦是苦,穷是穷,但战斗力在整个修真界都出了名,她可没傻到凭白去得罪那么多人。
且她没心思为了没感情的庶妹浪费精力呢,她如今一心扑在师尊身上,越看越着迷。
师尊闭眼打坐的样子真看好,师尊沉默不语的样子真迷人,师尊行止有度的样子真上头。蓝衣服的师尊好,白衣服的师尊更好。用看“傻瓜”眼神看她的师尊真可爱,被气的说不出话的师尊也有趣。
这样日也想,夜也想,何拾遗的心思不知不觉跑偏,等她意识到对师尊产生了不可思议的独占欲,且有了不合乎伦常的感情时,她也曾惊慌失措,夜不能寐,痛苦不已。
她于暗中窥探师尊,止步不前,欲言又止,不知如何是好,终于在借酒浇愁后借着酒劲儿对师尊表白心意。
作者有话说:
第220章 看你表演
何拾遗自己都说不清那些年苦苦追在师尊身后是如何过来的, 一开始师尊是坚定不接受她的感情的,且令人连夜为她收拾行李,送她回家。
她和师尊的关系从疏离到几欲恩断义绝, 又绝处逢生,互通彼此心意, 可说是天意。
生生死死,分分合合, 数番周折,闹的整个幽闲山无人不知, 所有人都说她们师徒这段不伦之恋必遭天谴,有人劝她趁早放弃, 别祸害师尊修为,妨碍师尊飞升。长老们劝师尊走出魔障, 一心苦修, 好早日成仙。
好在她们师徒心意相通,信念坚定,宁愿被幽闲山逐出师门, 也要彼此互相守护。
整个修真界对他们这段关系指指点点, 可他们二人不在乎, 只要能每日看着彼此,吃再多的苦心里也是甜的。
何况她出身人间富贵之家, 师尊也颇有家资, 物质上他们根本不缺, 即便离了幽闲山,寻一处僻静之所, 赁几十上百仆人, 足以让他们百年无忧。
直至一日, 二人决定正式结为夫妻,为此,他们特意选了黄道吉日,发了无数帖子,邀请以前的亲朋好友来见证二人的幸福,不论那些人来与不来,但二人结道之事传遍了整个修真界。
事实上大典那日来的亲朋故友比何拾遗想象中要多很多,众人神色各异,何拾遗知道有些人是来看笑话的,有些人是来寻热闹的,真心祝福的少之又少。
可何拾遗不在乎,只要身边那人是他,旁人如何又与她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