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咔嚓啃几口苹果压压惊,示意大河继续,他看出大河很有分享欲。
然后大河无意间还道维透露了一个消息:
“咱村儿里不是有个外地来的租户嘛,独身女人,还挺个大肚子,大伙儿平日嘴上说的难听,见了面还是忍不住帮上一把。
有人好心劝她年纪轻轻的,要是男人真没了就抓紧时间再找一个,没什么好害臊的。谁知她突然就恼了,骂咱村儿里人都是老封建,是社会余毒,还说都什么年代了,女人离了男人又不是活不了,一个个眼巴巴想把自家没本事的穷亲戚介绍给她。”
道维点点头,这确实是王明玉能说出的话,她那种人,表面上看是新时代女性,上过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思想前卫,但一切的前提是所谓的前卫能让她过的舒坦轻松。
等她所谓的独立自主不能叫她过上想要的日子,她又成了一个小女人,理所当然躲在男人怀里,叫男人去外头赚钱养家,她负责貌美如花。说到底不过是自私自利罢了。
果然就听大河接着感叹:
“大伙儿都是一片好心,天地良心,咱村里人再没见识也晓得真正的独立自主是啥样儿,首先得自个儿有能耐,能吃苦,不怕旁人的闲言碎语吧?收入不说多高,起码能养活的起自己吧?听说有能耐的人会啥远程办公,赚的不老少,可那个女人一天到晚不是在河边哭,就是躲家里哭,哭声传出二里地,大家想假装不知道都不行,她哪有时间办公?
您那天也瞧见了,她就一孕妇,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刚来村里那会儿,接桶自来水都要人帮忙提,大小姐做派,花钱大手大脚,别人帮忙提一次水,她给人二十块,别人顺手帮忙洗件衣服,她给人五十块。
前段时间说是怀孕了,以前的衣服不能穿,看见了伤心,一股脑儿全送人了,满村大姑娘小媳妇儿都有了新衣服穿。您说她这样的,只进不出,坐吃山空,谁看了不替她愁啊?”
那确实挺愁的,原剧情中确实也有这段儿。
面对怀孕身材走形,处处不舒服,王明玉整日对着以前的漂亮衣服流泪,有一回大半夜爬起来要一把火把衣服全烧了,周维好说歹说,最后把衣服全部送人了事。
周维本人更是成了哄王明玉开心的工具人,绞尽脑汁让她高兴,吃喝用度全是他能做到最好的,为此在镇上帮人打了三份工,在外面累个半死,回家还要轻声细语哄媳妇儿,一哄就是大半夜。
那作劲儿,全村谁不羡慕王明玉有个好丈夫?
眼下大河说起村里新来的这小媳妇儿就有一肚子槽要跟人吐,好不容易逮住个毫不知情的道维,可不得好好说嘛:
“她还嫌弃大家伙儿把自家穷亲戚介绍给她,要坑害她呢?想得倒美!村里好好的大小伙子再不济,也先考虑头婚的吧?谁愿意一结婚就给人当后爸?咱们是村里的,又不是傻子堆里的。
她来村里大半年,跟家里人连个电话都不打,自个儿又好吃懒做一身毛病,谁家敢娶这么个活祖宗回去?她是孤儿倒还好,万一是家里犯事儿了躲到我们村儿的呢?万一哪天冒出来两个不知根底的岳父岳母要求养老呢?万一她那没见过面的前夫又回来了呢?这不是没事找事儿嫌活长了嘛!”
道维连连点头,觉得嘴里的苹果更甜了。
听听,听听!这才是正常人的思维啊!
越是底层人民,温饱越难以满足,想的就越现实。
好比跟个三天没吃饭的乞丐说:“十万块和天仙,你选哪个?”
乞丐肯定毫不犹豫拿了钱跑路,心里还要骂提出这问题的人脑壳儿有毛病,是个人都知道选钱!
王明玉觉得她是城里人,自认高人一等,看不起乡下人,总觉得自个儿是天仙,叫周晚那样的人物穷追不舍,村里男人一定也对她垂涎不已。
实际上村里男人更需要一个勤劳肯干,能帮他们分担繁重农业劳动的女人,最好岳父岳母身体健康,未来还能帮他们带一把孩子,农忙时帮着收割麦子啥的,两家人互相帮助,最理想不过了。
王明玉这一把纯属自作多情。
当时道维权当听了个笑话,听过就放在一边,没当回事。
结果呢?就在前天,王明玉抱着孩子找上门了!
对方给他打电话要求见面时,道维还纳闷儿呢,算算日子,她不是生完没几天吗?不好好在家坐月子,这时候跑云城来作什么?
出于好奇,道维和王明玉见了一面。
结果对方一上来就把襁褓往他怀里塞,急切道:
“周先生,这孩子给您,让他叫您爸爸好不好?以后他就是您的儿子了,让他长大了孝顺您,求您了,您就收下吧!”
就跟菜市场求道维收下一捆青菜一筐大蒜似的。
关键她塞完一个,见道维极力闪躲,又从旁边捞出另一个襁褓给道维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