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之人听了心想,可不就这么回事嘛,原本瞧这位爷油盐不进的样子,还以为他有点儿啥毛病呢,谁知人家只是眼光高,看不上庸脂俗粉罢了。
王家姑娘一出,摄政王眼睛瞬间直了,连明天都等不到便让人下旨赐婚,还非要和人三月内完婚,这心急火燎的,可见其着急程度。
众人皆以为,道维是亲眼见过了那位传闻中貌若天仙的王姑娘,才有此举。
道维也不解释他压根儿不清楚对方是圆是扁的事实,喜气洋洋朝前来道贺之人拱手以作感谢。
心情十分愉悦的样子,跟大伙儿说:
“回头本王大婚,请诸位都来吃一杯喜酒!”
肉眼可见的对这桩婚事充满期待,这种喜悦是发自内心,多高明的演员都演不出来的。
摄政王对王家姑娘一见倾心的话,就此传开了。
作者有话说:
第151章 作壁上观
这日下衙, 道维特意绕路去次辅王大人家溜达了一圈儿,在王家待客厅坐了小半个时辰,跟王大人的母亲耐心寒暄了几句, 又问了王大人家几个晚辈的课业,还当场出题考校了几人功课, 点拨一番,亲切的就像个想方设法见心上人, 刻意讨好老丈人的毛头小子。
王家所有长辈对他就更满意了。
王家主母笑盈盈的从待客厅告退而出,一路去了后院女儿王诗语的闺房, 笑盈盈催促:
“快梳妆打扮,待会儿王爷从前厅离开时, 你与他无意间见上一面,好叫王爷晓得你也是将他放在心上的!”
王夫人对道维那真是丈母娘看女婿, 越看越满意。不论是家世谈吐或者长相, 甚至对女儿的一片心意,都比世间大多数男子强,这样的女婿若是她还瞧不上, 她都不晓得要给女儿找个怎样的夫婿才好了!
王姑娘皱眉含蓄道:“娘, 女儿这般行事, 太过唐突,有失礼数, 叫王爷瞧了不喜!”
王夫人觉得女儿是害羞不好意思了, 但男女之间这点事, 即便通透如女儿,也没她这个过来人懂, 便乐呵呵的指点她:
“你道是王爷今儿走这一遭为的什么?还不是想见你一面, 你们都是有圣上赐婚之人了, 见见也无妨!”
于是道维在一炷香时间后被王家众人送着离开时,途中不经意与前来给祖母送披肩的王小姐撞上。
总算是见到了他亲自给自个儿选的王妃长啥样儿了,确实如传说中一般叫人一眼便觉惊艳,尤其那双眼睛,瞧着是个心底清明之人。
旁人瞧他看的专注,暗中偷笑的同时,又觉这二人当真是男才女貌,放在一起叫人忍不住多瞧两眼,多好看呐!
待第二日,摄政王倾慕王小姐的传言就更离谱了,打从坊间一路传进内宫,太后听闻后大发雷霆,摔碎了一个茶盏后,厉声质问宫女:
“当真如此?”
宫女想不明白太后的心思,只能战战兢兢回答:“不敢欺瞒太后,当时在场之人颇多,皆可作证!”
太后没忍住又碎了一个茶盏。
手中帕子纂的极紧,恼怒不已。
王诗语是她亲手选出来的,有沈清玉那贱人从旁作乱,她不能依照心意选些容貌平平,性格泼辣,或是家世不显的女子给摄政王做妻,那选一个心里另有他人的女子便是最好的选择。
王诗语就是太后精挑细选的结果,王诗语身为次辅家的嫡女,祖父和曾祖父都曾在朝为官,家世上没的说,性情好,在京中闺秀中名声极佳,本身又长得极其出挑,简直是为摄政王妃这个位置量身定做的一般。
若她再晚十几年出身,不入宫为妃,旁人家都不敢轻易求娶。
偏这样一个样样出挑的姑娘,心有所属,可不是撞太后心坎儿上了嘛!
太后千算万算,没算到摄政王他一眼就瞧中了王诗语,还一副毛头小子陷入热恋的架势,瞧的旁人都跟着心里火热起来,这怎么可以!?
但事儿是她提的,人是她选的,连赐婚圣旨都是以她儿子的名义发下去的,她想反悔谈何容易?
太后又失眠了,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后,第二日一早,叫人精心为她装扮一番,宣召王次辅之女王诗语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