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何止是海瑞,但凡跟赵昊联系紧密的官员,这一年都在走背字。
河道总理潘季驯就不用说了。
吴时来吴叔叔,七月里也因为举荐非人遭到御史弹劾,丢了操江御史的官职,回老家冠带闲住去了。
大明的官员犯事儿,举荐人确实要负连带责任,但一般就是罚俸,降职都很少见。大家混官场,都免不了提携后辈,谁敢保证自己提起来的人都不出事儿?一棍子打死了的结果就是谁都不敢再举荐了。
所以对吴时来的处分,明显是过重了。
老哥哥赵锦,则从大理寺卿转迁工部右侍郎,虽然同是正三品,却掉出了大九卿之列。别的还在其次,最要命的是,失去了出席廷推廷议,投出神圣一票,决定四品以上高官任用,决策军国大事的权力。
非但高级官员走背字,就连王锡爵这些正在上升期的中坚力量,也遭到了狙击。
本来王大厨已经开坊,进入翰林官员转迁的快车道。而且隆庆皇帝终于在皇太子出阁读书一事上松了口,朝野任命他为东宫讲官的呼声最高,可谓朝中当红炸子鸡。
谁知情况急转直下,就在上个月,朝廷一道旨意下来,惊呆了王大厨。他竟以右谕德被贬到南京翰林院掌翰林事!居然成了华叔阳这种长期吃空饷、泡病号的家伙的领导,大有从云端跌入粪坑的意思。
这些坏事如此密集的出现,很显然不是偶然。要不是偶像岳父已经位居次辅,林润刚刚上任,又是高阁老的人,赵昊核心朋友圈里的朝廷高官,就彻底被打扫干净了。
赵昊很清楚,这是一次针对自己的打击。而有能力又有动机做这件事的人,有且只有一位。
那便是当朝首辅兼天官,开国以来文臣最位高权重者——高拱高肃卿!
高拱为什么这么做?赵昊自然心知肚明。当初他为何急匆匆逃离京城?不就是因为高拱要办海运衙门,想叫皇家海运让出一半份额吗?
这种事赵昊是万万不能答应的,他花了多大的代价,才把海上乱糟糟的局面理顺,为此光仗都打了多少次?花了多少银子死了多少人?岂能因为高胡子一句话,就把份额让出一半?
其实少一半份额都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这样搞大家都要玩儿完。这世上的事最怕就是权责不统一,只享受权力不承担相应的责任,或者只负担了责任却没享受到足够的好处,最后都会出大事的!
在大航海时代,垄断就是生命。不能垄断,就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