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页

耽罗岛尽管号称亚热带海洋气候,却受小冰河影响,温度也上不去,所以赵昊让人考察之后,放弃了在耽罗或者日本离岛设立盐场的打算。

不过食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化工原料,赵昊是不会放弃的。他把目光放在了宝岛台湾——台湾西南部的布袋盐场,与长芦盐场和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并称我国三大盐场!

虽然莺歌海盐场目前也没建立,但去那儿可能遇到髡贼……大雾,是因为海南岛已是朝廷的熟地,有琼州府盯着很不方便。而台湾岛目前还是海贼和土人盘踞的化外之地,占领难度自然要低很多。

而且台湾还是未来南下吕宋的前进基地,待赵公子完成准备后,便会挥师南下,为大明从海贼手中收复台湾的……

……

好像在说蚕宝宝,怎么扯到收复台湾了?

扯远了,言归正传。

总之,在赵公子和马一龙的双重加持下,嘉湖六县蚕种的点青率达到了八成以上。

五月中旬,蚁蚕纷纷孵化出来。蚕农们赶紧将最嫩的桑叶,切成细小的方块洒在簸箕上。然后一手拿蚕种纸,一手拿蚕筷,均匀拍打蚕种纸背,使蚁蚕掉落箕上,然后用鹅毛刮蚁蚕,整理成圆形,送到消毒完毕、重新接客的蚕室中。

之后便是夜以继日的悉心照料了。

蚕农们春天的收成泡了汤,现在只能指望夏秋蚕了,真比照料婴儿还要悉心。而且对农技员的指导言听计从,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唯恐因为自己的原因前功尽弃了……

工作小组的检测员们,也十分的紧张。他们同样没白没黑的逐村抽检,哪里上报有情况,马上赶过去检验,唯恐发现病蚕不及时,让疫病再度蔓延开来。

好在之前的消杀工作,完成的十分扎实。经抽检发现仍患白僵病和锈病的一龄蚕,合计不足万分之一,而且是在十来个蚕房中聚集出现的。应该是检测时有漏网之蛾,或者有没消杀到的病菌的缘故。

在将发病蚕房彻底消杀后,对二龄蚕的检测中,就没有再发现新增病例了。

三龄蚕同样零新增,小蚕期顺利度过。这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一是这么久零新增,基本说明病菌已经绝迹。其实这年代,养蚕以家庭为单位,不是大规模养蚕厂生产。只要蚕农仔细留神,病菌没那么容易蔓延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