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船队有的是粮食,但江南集团没有白养俘虏的道理,只有让俘虏在劳动中升华灵魂的规矩。王如龙便命他们拆掉岛上残破不堪的栈桥,然后伐木采石,重建一个更大的码头。
这些日子,六百多名日本俘虏,加上一百多名李朝俘虏,天一亮就起来,在陆战队员们的刺刀下开始上工。
当然,日本人和李朝人还是有区别的。
工地上所有苦活累活危险活,都是由日本俘虏一力承担。
至于李朝的俘虏,则或是当工头监视日本俘虏干活,或是做饭、送饭,干一些比较轻的活。
最不济也能混上个伐木工。
因为刀斧都有杀伤力,是不可能让日本俘虏接触到的。所以那些李朝人虽然苦些累些,但因为天朝大人们的信任,感到了无上光荣,砍起树来也特别有劲儿。
更别说那些分到点儿权力的李朝人了,那小皮鞭抡得啪啪的!日本俘虏别说偷懒了,就是不偷懒都会被逮到机会抽一顿。
至于做饭的朝鲜人,故意在米饭里掺麸皮和草叶,在饭团里掺沙子。放饭的时候故意丢到地上,往锅里吐口水,就更是家常便饭了。
面对李朝监工们的皮鞭,日本俘虏们敢怒不敢言,一边默默承受,一边在心中诅咒棒子们。不知不觉就把仇恨的对象,从消灭他们的海上保安队,转移到了李朝人身上。
王如龙这手分化俘虏是跟童梓功学的,可以让俘虏泾渭分明,互相仇视,这样更便于管理俘虏,大大减轻监管负担。
后世的史学家在研究童主任的劳动营时,无不诟病这手太过粗暴,非但不尊重基本人权,还有可能会引发暴动。
但他们忽略了这个年代的普通人,不管中日朝,都是备尝艰辛活下来的,忍耐力远超后人无数倍。只要有饭吃有觉睡,就不会觉得无法忍受。
所以童主任发现,只要不在伙食上克扣,就算管理上变态些,俘虏们也会逆来顺受的,那怕是千年杀呢……
……
当赵昊的船队来到加波岛时,一个简陋的码头已经颇具雏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