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4页

天启皇帝显然对于海外的事所知不多,朝中百官也提不出什么意见来,因此很干脆地下旨至旅顺,让张静一来拿主意。

张静一想了想,依旨上奏,却只是请天启皇帝且先作壁上观。

这种纠纷,不只现在会有,以后还会有。

因此,大明若是急着出来主持公道,未必能让双方都心悦诚服。

只有等到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到了那时,大家都心急火燎,那么一切的事就可迎刃而解了。

其实到了现在,张静一已经清晰的感觉到,当新政开始推行,几乎整个辽东,或者说整个大明,其实已如脱缰野马一般,慢慢的开始脱离出了自己的掌控。

若说从一开始,他从后世带来的经验,或许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可现在,他却越发地察觉到,这些老祖宗们,一旦尝到了新政的甜头之后,却已变得激进无比起来。

金银的快速流动,使这士农工商都已开始变得躁动起来。

在一路向西的陆路征途上,根本不需有人鞭策或者激励,疯了似的流民军以及八旗在利益的驱使和武器的优势之下,几乎一路向西。

海商们疯狂的下海,榨取海中的每一个铜板。

无数的百姓也看到了机会,因而下海者极多。

作坊的收益,也开始牵动人心,如今办作坊已成了当下的潮流。

许多百姓已开始变得不再安分了,从军、务工、下海者如云。

即便是朝廷以及官府,在这经济基础的改变之下,也不得不做出相应的改变。

而张静一,起初或许是带动了这一股风潮的那一个,可如今,却更像是被这巨大的风潮所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