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页

而且招生的人数也多,这对寻常的平民子弟而言,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进了去,就是辽国公的得意门生,不敢说将来能飞黄腾达,但是只要好好干,一辈子衣食无忧也是好的。

这未来的考试,对于平民子弟而言,就是读书人眼里的鲤鱼跃龙门,不试试怎么成?

现在书铺里,到处都是各种考学的资料书,一些人发现了商机,将这十万个为什么,还有语文和数学的知识,修撰出各种考学的资料,而且所用的纸张很劣质,这也没办法,毕竟考学的人家庭条件摆在这里,便宜的书更容易卖出去。

今日书铺的买卖,又比从前好了,大家买了书回去自学,偶尔也有人四处去请教,学习的气氛很高。

张静一则亲临囚室,一个个对这七家人严加拷打。当然,他自己是不动手的,这等事交给武长春去做,最是合适不过。

这家伙保持了持续用刑接近一年半没有整死人的记录,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于是,一份份的供状,便摆在了张静一的案头上。

张静一看着这如蛛网一般密布的人际关系,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样的供状是越来越多,不过在核实比对之前,张静一却是秘而不发,这些东西放出去,只怕又不知多少人要遭殃了。

倒是到了第三日,张顺来了。

此番,张顺却是穿着礼服,身后带着一干禁卫,神情难得的肃然,口里道:“新县侯张静一接旨。”

这不是中旨,若是中旨,不会如此隆重的。

据闻皇帝已开了廷议,众臣公推了刘鸿训入阁,倒是没有多少的反对意见。

一方面是陛下的支持,陛下支持,那些阉党谁敢不支持?另一方面,刘鸿训在清流之中的声誉素来不坏,几乎是一面倒的局面。

而议的第二件事,就是张静一加封辽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