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你信誓旦旦许诺,总该认账了吧。
纸上谈兵,岂能培养出将才来,兵部才不想接管武子监。
他与马文升和王越同年,皆为朝中有名的将领,深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哪一个名将,不是身经百战?
严成锦躬身认怂:“臣惭愧,还未有起色,再等三月,或许能有良将可派往辽东。”
细数上一世,黄埔能在短短半年内,培养出一千多名将,严成锦就觉得有章可循。
但前提是,像国子监那样扩大生源,从天下广收监生。
武子监创业未半,没有名声,天下百姓仍然视科举,为最重要的途径。
这就好比读书和参军,该怎么选?
百官略吃一惊,朝廷几十年才出一员良将,此子竟说三月?
“严大人莫乱夸海口!”
“你做不到便是欺君。”
弘治皇帝略有深意:“朕听闻,梁次摅也在武子监?”
“正是,不妨让王越试试。”
梁储微微侧头看向严成锦,儿子去武子监五日,没传回消息。
身为父亲,当然是挂念儿子的。
下了朝,梁储坐上轿子,去武子监探视,看见王越在讲堂里讲太公六韬,半个时辰后,又到校场上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