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冶炼方面能有如今的造诣,都是历朝历代的匠人,用智慧凝聚出来的结果。

内阁三人颔首点头。

那言官自知有点理亏,急中生智:“那……那要是他们将我朝出口的铁器融了,锻成兵器,攻打我朝,又当如何!”

曾鉴乐了:“我大明从未向鞑靼出口兵器,难道他们就没有兵器攻打我朝吗?盔甲,铁矛,钢剑,马嚼,鞍镫,哪一个比我大明差?

让暹罗、安南等地,依赖我大明铁器,长年朝贡,也是一种牵制。

你先是弹劾我工部,如今又阻挠我大明昌盛,到底是何居心!”

那言官踉跄一步,险些栽倒在地上。

王越站出来:“臣久在边境,与鞑靼人交刃无数,不得不说,鞑靼人的兵甲优良,精锐难挡,若如今停罢了官冶,十载之后,不知两军差距,会是何等的一番景象!”

鞑靼人也有冶炼的铁匠,他们的骑兵装备精良,百骑可冲阵,千骑可冲城。

没有人能比王越更了解鞑靼人的凶猛。

要不是大明在诸多地方上占据了优势,深入北境,以大明军队如今的实力,胜负难料。

李东阳站出来力挺曾鉴:“工部所言极是,臣久寻不得良策,此乃壮大我大明国力之举啊!”

弘治皇帝龙颜大悦:“朕还担心,徐公退隐后,工部后继无人,得卿如此,何愁盛世不来。”

曾鉴眼中噙着泪光,连忙跪在地上:“臣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赏识!”

“那就这么定了!”

曾鉴抬起头道:“陛下,臣还没有说完……”

李东阳脸色怪异,这个味道,怎么如此像严成锦?